近年來,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呈現強勁發展勢頭,對高精度地圖輔助駕駛應用的要求越來越高。記者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廣州承擔了國務院、自然資源部智能網聯汽車高精度地圖應用試點工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充分發揮在地理信息領域頂層設計、組織協調和政策制定等方面的主導作用,不斷加強智能網聯汽車基礎地圖相關制度研究,建立健全地理信息數據安全監管機制,確保試點工作有力有序推進,尤其在基礎地圖標準、高精度地圖審查規則和平臺、高精度地圖應用制度創新等方面扎實開展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走在試點城市前列。
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地圖生產革新
廣州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圍繞降成本、增效率的目標,積極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基礎地圖生產領域創新。
傳統智能駕駛依賴的高精度地圖的地圖要素眾多,首次采集和后續更新工作量大,車企采集難度很大。廣州市選取與汽車行駛安全最為密切的精簡版地圖要素,制定地方數據標準《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基礎地圖要素數據規范》,實現智能網聯地圖“輕量化”,為智能網聯汽車基礎地圖規范表達和低成本生產奠定基礎。
同時利用基礎測繪存量空間數據挖掘技術、增量采集數據人工智能自動標注技術,降低智能網聯基礎地圖生產成本。通過將存量地形圖、傾斜三維模型、遙感影像轉化提取、數據融合形成初步數據底板,再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對增量采集數據進行自動標注,開展要素補充和語義標注,進一步降低智能網聯汽車基礎地圖采集成本。
探索建立“基礎地圖+北斗增強”公共服務體系
廣州市探索通過政府統建,由政府統一進行首次采集并制作智能網聯汽車基礎地圖,為智能網聯汽車企業、地圖服務商提供統一數據底座和新型基礎設施。此舉推動了由資質企業獨立重復采集轉變為政府組織數據采集和基礎底座建設。
為提高地圖數據鮮活度和現勢性,廣州市支持以眾源方式更新地圖,智能網聯地圖涉及道路和車輛行駛安全,在首次采集形成全市智能網聯汽車基礎地圖后,還要求地圖根據道路現狀盡快更新。為此,廣州市建立了“眾源更新”技術路線,匯聚利用資質地圖服務商在服務智能網聯汽車企業測試、運營過程中采集的數據,實現及時更新。同時,廣州市支持資質企業基于智能網聯汽車基礎地圖,面向自動駕駛多元應用場景和需求特色,開展定制化地圖服務改造,縮短地圖數據生產周期,實現安全應用。
首創高等級自動駕駛高精度地圖審圖規則和審圖平臺
廣州組織專家和企業聯合攻克核心難題,成功研發全國領先的高精地圖審圖規則。綜合運用深度學習、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術,實現地理圍欄匹配、精度檢查、敏感語義檢查等審圖功能,首創高精地圖審圖平臺,預計審圖效率提高80%以上,使智能網聯基礎地圖全市域日級更新成為可能。
廣州對增量更新的地圖數據進行備案管理,在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的基礎上,廣州市通過事后監管保障用圖時效和地理信息安全。
最值得關注的是,廣州創新提出針對智能網聯汽車基礎地圖(L4級及以上)的地圖審查技術要求,填補了國內審查技術空白,解決了行業L4級自動駕駛運營“用圖無號”的堵點、痛點。
融合“北斗增強”服務提升智能網聯汽車位置感知力
為加強精準定位、保障道路安全,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利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構建涵蓋服務端、服務中臺、終端的智能網聯汽車北斗位置增強服務體系,增強智能網聯汽車綜合感知能力。
在服務端,廣州市建立北斗衛星導航連續運行參考站(CORS),為智能網聯汽車提供實時厘米級的高精度定位信息。在終端方面,由測繪產品企業聯合研發PPP-RTK/INS樣機,在地圖服務商、車企車輛上配置。此外,廣州市還構建“基礎地圖+北斗增強”服務中臺,負責用圖資質鑒定、地圖眾源采集審核、實時地圖更新等業務。在地圖更新方面,由車企、地圖服務商進行眾源采集,政府授權單位簡化地圖審批流程,提升審批時效。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杜娟 通訊員:周可、鄧廣然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