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創遠信科參與完成的“微波毫米波測試技術與測量儀器”項目獲得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這是公司繼榮獲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后,再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
通信測試儀器對于精度和技術的要求特別高。創遠信科如何做到手握數個極高含金量的科技獎項,成為行業標桿?在馮躍軍看來,這沒有什么成功秘籍,唯有“埋頭干,重研發,走出去”。
馮躍軍曾在高水平研究機構工作多年,是一位有著很強技術情結的IT男。他帶領技術團隊,從低頻段一步一步往高頻段研發設計到量產,扎實地走出了一條通信測試儀器的國產化道路。
在馮躍軍埋頭苦干的過程中,創遠信科也逐步形成自身的技術壁壘。“如果一家企業想要切入5G甚至6G測試儀器領域,那就必須從2G做起,就像一個學生如果沒有上過小學,不可能直接去上大學。”馮躍軍對于公司的技術水準和護城河,非常有底氣。
創遠信科取得傲人成績,離不開持續多年的高研發投入。2023年,公司研發支出1.62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達60%,過去三年累計研發投入5.52億元,占整個營收的比重超過50%。公司研發人員占公司總人數的65%,碩博占比達35%。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計申請海內外專利46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310余項。
創遠信科也很善于借助“外腦”,與東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和清華大學等高校成立了聯合研究中心,共同開展測試技術領域的相關研究。近些年,創遠信科還承擔了國家“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科技重大專項課題開發任務,上海市高新技術產業化專項、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等研發任務。
創遠信科的一位產品經理告訴記者,自己每年都帶著公司的產品跑遍全球,參加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全球6G技術大會等展會。當前,創遠信科正在積極進行海外知識產權戰略布局,已經申請8項海外專利,其中德國專利1項、美國專利1項已成功授權,擁有海外商標30項。
如今,創遠信科構建了“1+3”的戰略布局。“1”是持續推進無線通信測試儀器技術的勢能建設,打造全球無線通信測試儀器的知名品牌。“3”是深耕以5G通信、6G通信、北斗導航、半導體射頻為主的無線通信測試儀器領域,提前介入以C-V2X、汽車電子為主的車聯網通信測試領域,拓展以無線偵測設備、毫米波模塊、衛星通信傳輸模塊為主的通信設備領域。
打造星際通信“新標尺”
馮躍軍認為,隨著通信技術加速迭代,只有緊跟國家戰略,公司才能實現快速發展。
在政策支持下,經過多年打拼,創遠信科從中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中脫穎而出。目前,公司主要客戶均系無線通信產業鏈中的大型企業,如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移動運營商;華為、中興通訊、大唐電信、諾基亞、西門子等國內外知名基站及設備制造商;以及波音、中國航天、中國商飛、紫光展銳等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
夢想照亮未來,創遠信科已經再次啟程,在智能網聯汽車、低軌衛星、6G等新興領域多有突破。在5G/6G領域,創遠信科已全面開展5G/6G和毫米波通信測試技術的研究,參與國家5G/6G毫米波測試規范及標準制定。針對低空領域的測試需求,公司推出mmWave5G空地一體化測試系統,對空天地一體化復雜通信網絡系統的5G多應用測試,實現對5G不同場景下通信信號質量的監測、評估及定位。
早在2022年,創遠信科即開始布局衛星互聯網業務。為滿足衛星通信發展需求,助力導航領域測試,公司5G掃頻儀在具備標準通信領域測試基礎上,新增衛星導航信號解析功能,兼顧具備了衛星導航信號解析功能。
“商業航天是公司重點發展的產業方向之一。目前公司圍繞衛星互聯網產業相關的測試儀器和解決方案,已經發布了一些重點產品。”創遠信科董秘王小磊介紹,公司去年發布了天地一體化通信-端到端系統性能仿真平臺、低軌衛星載荷認證測試系統、GS100衛星導航信號分析儀等多個衛星互聯網領域的重點產品。
“隨著商業航天的市場前景日漸火熱,公司在衛星互聯網領域的布局還在加速。”站在公司的衛星產業沙盤前,馮躍軍表示,2022年創遠信科投資建設的G60科創走廊項目,著重無線通信高端測試儀器的勢能建設,深耕5G/6G無線通信及毫米波太赫茲技術。其中,太赫茲技術適用于衛星通信,將在未來6G通信和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中發揮關鍵作用。
“未來,公司將緊緊抓住5G/6G、智能網聯車和衛星互聯網測試技術三個核心領域的發展機遇,持續保持高強度的研發投入,進一步聚焦未來長遠發展的核心技術與產品。”馮躍軍對未來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