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斯坦福大學計算成像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近日開發出了一款能夠掃描拐角后方隱藏物體的3D成像系統。該研究團隊稱,這款系統或能成為自動駕駛汽車應用的一項新突破。

據悉,這款成像系統向墻面發射激光脈沖,墻壁將激光脈沖反射至拐角后方的隱藏物體上(圖中的隱藏物體為一只小兔子)。然后,從小兔子身上再反射的部分光子會再次投射到墻壁上,這些反射光子再經過墻壁反射回到成像系統中,被系統中高靈敏的光子探測器所捕獲,由此完成了對拐角后方隱藏物體的探測。
當掃描完成后,再利用算法解析所捕獲光子的傳播路徑,就像犯罪題材電影中展示的那樣,進行圖像增強,模糊一團的3D成像逐漸變得銳利清晰。他們所開發的算法處理速度非??欤瑤缀跻幻氩坏奖隳芡瓿?,而且計算效率很高,使用常規的筆記本電腦就能完成計算任務?;谠撍惴壳暗男?,研究人員認為他們能夠很容易進一步提高計算速度,實現掃描即所得。
事實上,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坦言,目前的3D掃描需要2~60分鐘才能完成對隱藏物體的捕捉成像,這對于自動駕駛及其它常規掃描應用來說實在太慢了,因為這不如直接走過去用眼睛看看了。
未來該系統如果要更好的應對多變的真實環境,大幅加快掃描完成時間,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團隊還需要繼續對這款系統進行深入研究。例如,物體的距離和環境光量,會使系統難以分辨是否是來自隱藏物體的反射光。該技術還需要深入分析目前汽車引導系統——LiDAR傳感系統有意忽略的散射光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