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雄安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受到國家的大力扶持,在打造大都市的同時,如何將它建成一個綠色智慧新城,也對建設者們提出了全新的挑戰。
2017年5月,國家電網公司組建河北雄安新區供電公司籌備組,先期進駐新區,負責雄安新區電網規劃、建設、運營和供電服務等業務,并廣泛對接新區委員會和規劃編制單位,獲批編制《雄安新區電力電網專項規劃》,推動電網與其他基礎設施統一規劃、一體建設,實現電網發展與城市發展有機銜接、智能電網與智慧城市深度融合,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打造“綠色低碳、智慧高效、友好便捷、堅強可靠”的國際一流綠色智能電網。
如今一年過去了,國網為雄安新區電網建設做了哪些工作?形成了怎樣的供電特色?對雄安新區千年大計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集智創新奠定技術基礎
河北雄安新區供電公司籌備組入住之初,正是要集中智慧、推陳出新之時。為此,籌備組立足新區工作實際,建立起學習分享機制——“分享匯”。每周一、周三晚上,員工們聚集在會議室,對技術、管理、規劃,各抒己見。籌備組成員輪流當“老師”,每次由一名成員針對某個主題作講解,大家再圍繞分享內容進行發散學習和深入研討,將個人知識匯聚成集體智慧。
在這樣的氛圍下,國際先進電網、綜合管廊、BIM系統、智能變電站等概念相繼提出……“分享匯”為籌備組分享、學習國內外先進電網技術和管理理念提供了平臺。
除了“分享匯”,為吸收更多創意、思路,獲得更加開闊的視野,2017年12月15日,“雄電加速度創客空間”掛牌啟動。
據介紹,創客空間采用“項目孵化池+主題創客營”的管理模式和“智慧眾籌+雙平臺+主題日”的運行機制,不斷集聚系統內外優勢資源和力量,匯集創新理念、挖掘創新課題、推進創新研究,著力培養創新人才,打造創新成果,更好地支撐世界一流綠色智能電網建設,服務雄安新區發展。
截至目前,已先后有“雄安電網數字化工程”“能源互聯網小鎮”“區域能源互聯網關鍵技術研究”“充向未來”四個主題創客營開營。其中“雄安電網數字化工程”在近兩個月的集中工作中,先后編制雄安電網數字化工程管控平臺EIM共27個原型版本,圓滿完成既定準備,于2018年2月9日成功閉營。“能源互聯網小鎮”主題創客營匯集了包括兩位院士、兩位長江學者在內的32名專家學者,開展能源互聯網小鎮項目研究,于5月3日成功閉營。
電力輸送保障100%綠色供電
根據規劃,雄安新區將實現電力100%清潔化,率先成為全時段100%清潔電能供應的城市電網,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例達52%以上。
據了解,河北電力經營區的清潔發電能力無法保障未來雄安新區發展需求。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水務與工程分院生態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高均海表示,清潔低碳的能源保障要從內部可再生能源挖潛、外部清潔能源供應和創新利用方面著手,堅持把節能作為“第一能源”。
《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指出,要堅持綠色供電,形成以接受區外清潔電力為主、區內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電為輔的供電方式。依托現有冀中南特高壓電網,完善區域電網系統,充分消納冀北、內蒙古等北部地區風電、光電,形成跨區域、遠距離、大容量的電力輸送體系,保障新區電力供應安全穩定、多能互補和清潔能源全額消納。與華北電網一體化規劃建設區內輸配電網,配套相應的儲能、應急設施,實現清潔電力多重保障。
在區外清潔電力方面,冀中南特高壓電網將與錫盟-山東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蒙西-晉中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聯網形成華北特高壓交流環網。同時,張北特高壓交流外送工程正在推進中,將與北京西-石家莊特高壓交流工程聯網,把張北豐富的風光清潔能源送到雄安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