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儀器儀表商情網了解,多家創投機構或上市公司借道一級市場開始布局工業4.0領域,培育行業并購重組優質標的,但針對尚處于起步階段的產業,多數創投機構只能通過中長周期投資的方式來參與。
創投搶灘工業4.0陣地
自2014年下半年開始,二級市場中“工業4.0”和“機器人”概念股一路走高,成為市場上冉冉升起的明星。隨著二級市場對于工業4.0概念的廣泛認可,當前,很多創投機構也將投資目標瞄準工業4.0領域。
據統計,目前已有多家創投機構和上市公司借道一級市場陸續設立工業4.0基金:上海小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與煙臺中際投資成立了5億元的工業4.0及未來科技產業投資基金;上市公司智慧松德也參與深圳前海首潤投資管理公司及其他合伙人共同投資設立的深圳前海首潤松德產業并購一號基金,基金規模為10億元,投資方向定為工業4.0、智能制造、機器人。近日,由三一集團和創投機構發起的明照資本也宣布成立,該基金專注于工業4.0領域和物聯網的創新投資,計劃于三年內投資50個工業4.0或物聯網領域的創業團隊及中小企業。據了解,明照資本已啟動投資工作,三一工業4.0孵化器也正在建設中。
長周期或成投資困局
根據美國IHS公司的預測,到2020年,全球網絡設備接入數將達到800億,其中工業設備占比會達到60%。而據業內人士估算,國內工業設備網絡接入比例僅為20%上下,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明照資本合伙人高大明分析,工業4.0在國內發展有三大根本動力:一是人口結構和勞動者心理的變化,原有的大工業生產模式難以維持;二是移動互聯網改變了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傳播形式以及軌跡記錄,也在陸續裝備和升級制造業;三是我國工業在全球競爭格局中持續升級,而工業體系的分散和多層使得“連接”尤為必要。高大明預測,未來十年,物聯網產業價值將達互聯網30倍,形成15萬億美元產業規模,接入終端數超500億。
由于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之路并非一蹴而就,這就決定該項領域的投資屬于中長期投資,這就導致多數投資長期較難短期內實現回報。
據記者統計,業內多家機構將投資周期設定為中長期限:首潤松德基金分為三期募集,存續期限為4年;明照資本的投資期限也長達“8+2”年的周期。
也有北京地區的創投機構向記者透露,為了兼顧投資效率和期限,會針對單個產品、單個工作流程切入自動化項目,在企業試用后分階段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水平,這樣可以兼顧投資周期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