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019年,我們偉大祖國已經成立了70年。
70年風云變幻,70年砥礪前行。中國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一躍成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70年來,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從弱到強,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的發展,發生了深層次、根本性的變革。
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這70年來儀器儀表行業的大事記。
1953年,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儀器儀表被列為重點發展對象之一;
1954年,由德國援建的新中國第一個大型儀表廠西安儀表廠創立,1960年正式投產;
1962年,北京分析儀器廠研制成功中國第一臺同位素質譜計;
1963年,中國第一臺氣相色譜儀成功研制;
1966年,北京分析儀器廠成功研制中國第一臺四極濾質器(四極桿質譜);
1969年,WFD-Y1型原子吸收光譜儀成為我國首臺原子吸收光譜儀器;
1975年,中國第一臺大氣污染檢測車成功研制;
1976年,中國第一臺大型精密儀器色譜-質譜計聯用儀研制成功,并通過10個部門組成的國家鑒定;
1981年,《中國儀器儀表》雜志創刊,綜合類技術國家級期刊;
1988年,8月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正式成立;
2001年,“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中明確提出“把發展儀器儀表放到重要位置”;
2004年,我國成功研制世界第一臺環保型多元素同時測定原子熒光光譜儀;
2005年,成功研制世界第一臺聯用技術原子熒光光譜儀,開創并建立了用于As、Hg等元素形態分析的色譜-原子熒光在線聯用系統及方法;
2005年,國家發改委正式下達了“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 自動化控制系統和精密測試儀器被選為重點發展領域立專項工程;
2006年,我國制定“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涉及到了多項儀器儀表與測量控制發展項目;
2008年,4月科技部、發改委、教育部和中國科協聯合發出了“關于加強創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見”,推動科技創新的科學儀器,科學儀器的重要作用被進一步提升;
2011年,9月國內首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便攜式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Mars-400型便攜式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研制成功,打破了國外產品長達數十年的壟斷局面;
2015年,5月由國務院于印發的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的戰略文件《中國制造2025》,是中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
2016年,“十三五”《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設立“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
2017年,2月我國主持起草的首項紅外熱成像無損檢測國標發布;
11月中國首個《大氣VOCs在線監測系統評估工作指南》發布;
2018年,6月《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發布;
8月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發布《實施強制管理的統一計量器具目錄(征求意見稿)》;
2019年,6月工信部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意味著儀器儀表將朝著萬物互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