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主辦的首屆中國認可與檢驗檢測國際論壇10月11日在江蘇蘇州隆重舉辦。來自ISO(國際標準化組織)、WTO(世界貿易組織)、UNIDO(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等國際組織和國內外有關政府部門、企業、科研院所、檢驗檢測機構的代表共計300余人參加會議。
作為國家質量基礎設施三大支柱之一合格評定的主要方式,認可與檢驗檢測具有“傳遞信任,服務發展”的本質屬性,是國際通行的質量管理工作和貿易便利化手段。
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唐軍出席并致辭。唐軍指出,認可與檢驗檢測等合格評定活動具有“傳遞信任、服務發展”的本質屬性,開展合格評定國際合作旨在實現“一次檢驗、一張證書、全球通行”。
出席致辭的還有: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馬秋林、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前主席張曉剛、ISO/CASCO(國際標準化組織合格評定委員會)主席弗蘭克?馬卡姆作主旨發言。相關國際組織代表,總局認可檢測司負責人以及生態環境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地方政府代表,國內外知名檢驗檢測機構代表等分別發言。
據統計,2013年至2018年,中國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規模迅速壯大。截至2018年底,中國共有檢驗檢測機構3.95萬家,實現營業收入2810.5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8.66%和18.21%;通過認可的各類機構達1.1萬家。
在數量增加的同時,中國檢驗檢測發展質量穩步提升。2018年,中國年度營業收入1000萬元以上的規模以上檢驗檢測機構共有5051家,較2013年增長84.75%。中國檢驗檢測資源整合、集約發展的步伐正在加快。在創新成果方面,2018年,中國檢驗檢測全行業擁有有效專利4.85萬項,比2016年增長48.32%,行業科研創新取得長足進步。
發展需要科學監管保駕護航,在中國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認可與檢驗檢測質量管理“體檢證”、市場經濟“信用證”和國際貿易“通行證”的基本功能,將有效促進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中國蘊藏的巨大經濟潛力,將為全世界的優秀檢驗檢測機構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