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智慧城市,每一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想象,好萊塢科幻大片中經常可以看到一角應用場景。
近期,著名未來學家托馬斯·弗雷也就此話題提出了相關預測,并認為未來的智慧城市將具備63般“絕技”,而要實現這些技能,將依賴于幾個關鍵點。
第一:無處不在的監(jiān)測、感知、計算、響應與維護系統(tǒng)。
一旦我們將傳感器網絡、聲音采集設備、嗅探器技術、熱特征監(jiān)測器、化學分析儀、光電子能譜儀、熱掃描儀、磁強計、色譜儀,甚至其他各種法醫(yī)科學工具添加到我們的街角、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燈柱、下水道系統(tǒng),產生的數據量將非常驚人,而這些海量的數據將讓我們得以隨時知曉城市的一切。
第二:數字孿生技術的應用。
通過無人機掃描等技術的應用,將得以創(chuàng)建整個城市的數字孿生體。這意味著每一條電力線、變電站、污水系統(tǒng)、供水線、應急服務系統(tǒng)、Wi-Fi網絡、高速公路、安全系統(tǒng)、交通控制網絡都將形成數字孿生。通過數字孿生主控中心,城市管理將更為得心應手。
第三:建立物理世界的搜索引擎。
在線搜索技術已經把我們的思維定格在我們發(fā)現事物的能力上。一般來說,如果它不是數字和在線的,就不可能找到。在未來,在定義我們的可搜索空間時,無人機和傳感器將取代當今網絡爬蟲的大部分工作,而搜索技術將變得更加復雜。很快,我們就能搜索諸如氣味、味道、諧波振動、質地、比重、反射率和氣壓等屬性。隨著時間的推移,搜索引擎將能夠在數字或物理世界中找到幾乎任何東西。
最終,我們可以把城市看作是有生命的有機體,城市的每一個方面都在擴張、收縮、流淌、輸入、輸出、吸入、呼出。基于此,我們就會更好地理解城市的動態(tài)性質。
從鳥類活動、蚊蟲繁殖監(jiān)測到下水道、垃圾填埋場分析;從游樂場安全管理、智能化物流配送到智能警務、緊急救援,作者提出的智慧城市“技能”可以說是“事無巨細”。但“事無巨細”或許正是智慧城市的應有之義——不留死角,一切為了更好的城市環(huán)境,更安全、健康與便利的生活。
在未來,很少有新技術不與智慧城市的建設相關,而這也將為眾多的企業(yè)、創(chuàng)業(yè)公司、風險資本帶來眾多的新機會。
1.全譜空氣監(jiān)測,以檢測新形式的污染,疾病,有毒化學品,蟲害和其他空氣傳播問題。
2.電信信號是否達到危險水平?
3.目前漂浮在空氣中最危險的過敏原是什么?它們什么時候會造成嚴重的危險?
4.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如何變化?
5.哪里是空氣顫振或空氣干擾的來源?
6.具體的空氣污染源是什么?
7.監(jiān)測可能的表面污染物。
8.掃描是否有動物糞便、昆蟲、蛇和嚙齒動物。
9.緊急情況、受傷、遺棄兒童等信號警報。
10.表面溫度是太熱還是太冷?
11.有任何破壞的跡象嗎?
12.洗手間是否安全和運轉正常?
13.不間斷檢查是否有動物、鳥類或其他會干擾交通的不規(guī)則物體。
14.在問題區(qū)域自動重新改變交通路線。
15.最長的等待時間在哪里?
19.鳥類的總體數量是上升還是下降?
20.它們是飛得更高還是更低?
21.遷徙模式如何改變?
22.鳥類種類的組合是如何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