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政策釋放利好消息,未來5年將投資15萬億用于5G新基建建設。這對于C-V2X的落地有著重要意義。
C-V2X是基于蜂窩網通信技術演進形成的車用無線通信技術,支持汽車與汽車、行人、道路、云端等進行信息交互與互聯互通。其強大的與環境信息交互的數據能力,相當于是自動駕駛的另一種意義上的傳感器,可對自動駕駛雷達等現有傳感器進行補充。
對于C-V2X來說,5G新基建能夠提供基本的硬件條件,為V2I、V2N中的應用提供幫助。在這一風口下,為C-V2X帶來了發展機遇,不僅有政策支持,還有巨大的市場空間。但是挑戰也是并存的。
巨大的市場空間
未來,世界將會出現這樣一種場景。白天,無人駕駛的汽車穿梭于城市里的大街小巷搭載乘客,到了目的地后放下乘客,接著去往下一個地點,周而復始。到了晚上,汽車自動開往郊區進行充電,能夠有效避免在城市擴建停車場、充電站等基礎設施給交通帶來的影響。
這樣綠色、高效的交通運行場景,將因為5G技術的成熟而加速到來,其背后,是車聯網關鍵技術C-V2X提供支持。
C-V2X是基于蜂窩網通信技術演進形成的車用無線通信技術,支持汽車與汽車、行人、道路、云端等進行信息交互與互聯互通。隨著5G的發展,C-V2X將再次迎來新風口,其市場將會伴隨車聯網以及無人駕駛的市場規模發展而有巨大的想象空間。
據中國聯通預計,2020年全球聯網汽車總量將達2.2億輛,國內市場車聯網用戶將超4000萬,滲透率將由2017年的8.3%提至2020年的約22%,市場規模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作為車聯網核心通信技術,C-V2X技術實現了車輛與其他實體之間的信息互換及連接需求。隨著車聯網市場的的發展,C-V2X也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同時,C-V2X技術還可以作為自動駕駛的另一種意義上的傳感器。
目前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主要是通過雷達、攝像頭等感知周邊環境,可能會受到天氣、距離等因素影響。C-V2X則提供了另一個獲取周邊環境信息的交互渠道。隨著5G的發展,其將為車內信息娛樂和車載信息處理提供更大的數據容量,C-V2X將成為汽車的“超視距傳感器”,能夠對雷達等現有傳感器進行補充。
此外,現在LTE-V網絡的時延還在20毫秒,因此無法滿足L4級以上的自動駕駛要求,所以最終完全支持自動駕駛要上5G V2X以及后續的網絡,才能滿足自動駕駛的要求。
根據麥肯錫預測,到2030年,基于自動駕駛的出行服務訂單金額將達到約2600億美元,到2040年將達到約9400億美元。也就是說,要滿足自動駕駛的市場需求,C-V2X技術會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政策大力支持
除了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國家在政策上也給予C-V2X大量支持。
《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指出,要推進智能化道路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制定智能交通發展規劃,建設智慧道路及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分階段、分區域推進道路基礎設施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標準化建設,結合 5G 商用部署, 推動 5G 與車聯網協同建設。
根據政策指導,目前國內各區均加快部署C-V2X網絡環境。北京、長沙、上海、無錫、重慶等地建成了超過30個示范區,覆蓋測試園區、開放道路、高速公路等多種測試環境。
2018年5月,首個C-V2X車聯網城市級示范區在無錫開放。無錫示范區覆蓋無錫市主城區、新城主要道路240個信號燈控路口,共170平方公里的規模。項目以“人-車-路-云”系統協同為基礎,開放40余項交通管控信息,實現V2I/V2V/V2P信息服務,覆蓋車速引導、救護車優先通行提醒、道路事件情況提醒、潮汐車道、電單車出沒預警等27個典型應用場景
上海示范區累計開放測試道路37.2公里,部署25個C-V2X智能路側終端,計劃于2019年底部署300套以上的路側智能終端,參與示范車輛達1萬輛以上,其中200余輛安裝C-V2X直連通信車載單元。
天津示范區是首個應用5G網絡的C-V2X示范區,試點路段總長5km,共設置12個測試項目和7個障礙點,無人駕駛車輛時速可達120km/h,旨在打造國內車輛最高速、測試最全面的智能網聯無人駕駛示范區。
挑戰不容忽視
示范,是推動C-V2X落地的關鍵第一步,按照國家政策的引導,近兩年應該會有越來越多的示范區向先導區轉型,主要在規模化程度上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