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濟南水務集團在打造水質“優質化”、生產“自動化”、流程“規范化”、管理“智能化”企業,創建新型客戶關系和現代化客戶關系(以下簡稱“四化兩創”)上,掀起了一場“供水革命”。今年是“四化兩創”發展戰略收官之年,濟南水務集團在工藝改造改善水質品質、水廠建設提升供水保障、老舊管網改造提升供水水壓、服務優化促進營商環境、城鄉一體化整合實現“大水務”等方面成效顯著。
5年實現供用水 全程自動化管理
自來水生產實現自動化、日供10萬噸以下的供水加壓站實現“無人值守”、利用智能水表可時時查詢用水量,哪里有問題可以精準定位解決。
5年內水表抄送自動化 漏水情況自動上傳
據濟南水務集團智慧營銷平臺負責人李嶸介紹,目前,濟南總表用戶約2.6萬戶,一戶一表用戶約有90萬戶。一戶一表用戶中45萬戶為人工抄表,過程中,時常需要清理完雜物才能抄數,遇到用戶用水量異常時,還需到用戶家中現場落實用水情況。其余45萬戶為半自動抄表,雖說是半自動,抄表員仍需到居民樓下,利用抄表器現場錄單子,給居民發通知。
濟南水務集團營業部作為一線部門,主要從事抄表、收費工作,準確而及時地做好抄表服務是一項復雜而繁瑣的工作。隨著私家車越來越多,表井被占、壓的情況常有。抄表員只能采取提前抄表、回抄、設法調車、與居委會和物業溝通、進社區宣傳等方式應對,難以有效滿足現代化用戶需求。
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為傳統水務的運營發展帶來了新的變化。從2019年開始,濟南水務集團大力推廣應用先進、智能的遠傳水表應用。建立遠程智能抄表系統,相當于在每個水表上都開通了“千里眼”,實時將用戶用水量記錄并保存,一旦水費欠繳或水量異常,可及時提醒用戶。截至目前,在戶表用戶中,智能遠傳水表已達到30多萬戶,實現約1萬只總表(DN25及以上總表)遠程抄表,逐步改變了傳統人工抄表管理方式,生產運行更自動、更智能,保障居民用水質量更加精細化。
“我們的計劃是5年內,也就是2024年底,市區內的水表全部實現自動化抄表。”濟南水務集團李嶸介紹,智能水表的優勢在于它通過抄表器和電子終端,實現數據上傳并自動審核。有了智能水表,抄表員無需掀井蓋就可完成整個抄表過程,有效解決了水表井被占壓、掩埋而無法抄表的難題。市民則可實時查詢水費,如有漏水情況,智能水表會自動將信息傳給水務集團。伴隨智能水表的推廣,“天價水費”的發生幾率也大大減小。值得注意的是,抗疫期間智能水表的優勢凸顯,數據自動上傳,減少了人員流動帶來的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