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高德紅外發布公告稱,湖北技術交易所組織行業專家對公司與控股子公司武漢高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百萬像素中中波雙色制冷紅外探測器”項目進行了評價。
專家組聽取了項目成果報告、查閱了有關資料,觀看了產品演示,經過質詢和討論,評價專家組認為:公司提供的資料齊全、完整,符合評價要求。公司創新成果得到成功應用,研制出國內首款基于銻化物二類超晶格的1280×1024、15μm像元間距的中中波雙色焦平面探測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專家組表示,該成果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填補國內空白,整體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關鍵指標 NETD 在兩個波段都小于 20mK,雙色探測器像素 1280×1024,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對于此次技術突破,高德紅外表示,本次公司研制的百萬像素中中波雙色二類超晶格制冷紅外探測器項目的評審通過,是公司繼掌握1280×1024、12μm像元尺寸的碲鎘汞中波制冷型紅外焦平面陣列探測器芯片研制技術后,在制冷型大面陣探測器芯片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首先,公司研制的百萬像素中中波雙色二類超晶格制冷紅外探測器,代表了紅外成像技術尖端水平,提升了紅外探測領域的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科研能力,為我國特色紅外技術產業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優化了國內紅外探測器發展的產業環境。
其次,該項目的成功實施將使公司躋身國際上能夠研發及批量制造制冷型中中波紅外探測器及其應用產品的領先供應商行列,打破少數國外企業的技術壟斷,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滿足我國對于高端制冷紅外探測器的需求。
最后,百萬像素中中波雙色二類超晶格制冷紅外探測器研發及應用,有利于提升整個紅外行業應用水平,促進紅外上游材料及下游應用產業的協同健康發展,為其他紅外熱像產品制造商和紅外熱像產品集成商等行業新進入者提供相關支持,推動紅外熱成像技術在智能制造、航空航天、國防安全等領域的應用,并帶動地區紅外光電產業經濟發展和繁榮。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高德紅外董事長黃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讓很多人了解了紅外,大家知道這是高科技。實際上,紅外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測溫只是一個很小的應用,在掌握了芯片等關鍵核心技術后,中國紅外芯片肯定會找到更大的舞臺,還有數十倍的成長空間。”
“現在,我們部分型號的紅外芯片成本已經可以做到幾百塊錢,很多行業都用得起。”黃立介紹,隨著紅外核心芯片小型化、低成本、高可靠性、大批量生產的實現,紅外技術在電力、工業、安保、智能駕駛、智慧家居、醫療檢測等民用領域的應用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