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冶煉過程中,工人守在幾百攝氏度魚雷罐旁。武漢企業“格物優信”在國內首創視覺控制魚雷罐自動傾倒技術,利用紅外技術替代老師傅的“眼”,控制冶煉工藝。
“去年上半年,我們的訂單營收較上一年度全年,已翻了番,其中,外貿訂單就占據四成。”格物優信創始人張子月說,企業研制的紅外熱成像測溫系列產品可廣泛服務于電力電網、軌道交通、檢驗檢疫、工業自動化等行業。疫情防控期間,憑借人體測溫熱像儀等產品,企業收獲訂單,產能擴大10倍,同時新晉兩位招聘專員不斷招兵買馬。
“人體測溫紅外熱像儀的生產線經調整后,去年下半年,企業很快回到紅外民用級工業場景的主航道上。”年輕的海歸人才張子月非常清醒。
2010年,1987年出生的張子月從新加坡國立大學電氣工程專業畢業,先后在新加坡、美國硅谷等地求學、實習和就業,2015年回漢創業,企業研發崗占據半數。瞅準傳統制造業智能化改造的風口,張子月關注到冶煉行業:“最初,我們發現,該行業面臨控溫的強需求,煙氣溫度的實時監控和調整如果不及時,或將造成嚴重的環境責任事故,我們開始用紅外熱成像,實現爐體安全的監管。”
此前,格物優信技術已用于武漢寶武鋼鐵八號高爐,能利用紅外特性對高爐送風裝置、熱風圍管、冷卻壁等關鍵位置溫度進行非接觸式實時在線監控。在凌源鋼鐵的項目,還增加了人工智能視覺識別技術。張子月說:“一開始我們只是用于溫度監控,后來將紅外成像+人工智能后,發現還能控制冶煉工藝,‘識溫下料’,這將極大促進這一傳統產業的智能化升級。”
張子月團隊在國內首創視覺控制魚雷罐自動傾倒技術,運用于寧波鋼鐵有限公司魚雷罐鐵水流柱監測系統中,能通過紅外熱像儀進行視覺檢測,“看見”魚雷罐罐口結渣情況,判斷是否符合傾倒條件,再輸出信號控制魚雷罐傾倒,根據傾倒的鐵水流柱大小來輸出信號,逐級進行傾倒。
張子月介紹,該企業在冶煉、煤礦、危廢危化品環保行業的年訂單已進入千萬元級,今年企業搬入光谷金控集團武漢留學生創業園硬科技加速器。
(長江日報記者 李佳 通訊員 陶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