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正式發布。明確提出廣東“十四五”期間前瞻布局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精密儀器設備產業赫然在列。
當前,驅動包括廣東精密儀器設備產業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之東風,正在大灣區強勁吹拂,廣東精密儀器設備產業由此迎來乘風騰飛的良好機遇。
壯大產業規模,打造現代集群
《規劃》對“十四五”時期廣東精密儀器設備產業描摹出了一幅宏偉藍圖:
鞏固提升示波器、監護儀、血細胞分析儀、功率分析儀、基因測序儀、質譜儀等國內國際前沿優勢。
重點突破工業自動化測控儀器與系統、大型精密科學測試分析儀器、高端信息計測與電測儀器等領域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應用。
支持新型傳感技術、智能化技術、計量測量技術、功能安全控制技術等共性核心技術研究與產業化應用,打造貫穿創新鏈、產業鏈的創新生態系統。
到2025年,精密儀器設備產業規模達到約3000億元,基本建成產業結構布局合理、自主創新能力突出、具有核心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現代化產業集群。
依據細分領域,優化空間布局
《規劃》對“十四五”時期廣東精密儀器設備產業重點細分領域發展空間明確了區域布局:
工業自動化測控儀器與系統:
以珠三角地區為核心,重點支持廣州、深圳開展精密儀器設備研發創新、制造,廣州加快推進面向消費電子產線的模塊化嵌入式儀器平臺、基于AI的產線視覺測試平臺、面向自動化產線的模塊化夾具與載板平臺等研制工作。
深圳加快OCA(光學膠)自動全貼合設備研發。
中山加快“超精密儀器技術與工程產業化及研發中心冶建設,研發共焦顯微儀器、超精密多軸基臺和平板在線檢測裝備等。
大型精密科學測試分析儀器:
以廣州、深圳為核心,支持東莞、佛山、江門、肇慶、珠海、中山、汕頭等市發揮生產制造優勢,建設精密儀器設備生產基地,支持其他市做好產業配套發展。
支持廣州、深圳等市高校、科研院所加強精密儀器設備檢測創新原理和方法的基礎研究,解決精密儀器設備的關鍵技術問題,逐步實現精密儀器設備產業的短板技術與關鍵設備國產化突破和進口替代。
支持廣州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高端科學儀器創新中心,以質譜儀器開發為主線,重點攻克激光器、離子源、真空系統、數據采集等關鍵核心技術。
在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珠海等市布局建設精密儀器設備科技產業園區,支持中山西灣國家重大儀器科學園、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廣州生命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等各類專業園區(中心)建設。
高端信息計測與電測儀器:
以廣州、深圳為核心,加快高精度電測儀器、戶外高加速老化試驗儀、高精度多聲道超聲波流量計、5G數據采集綜合測試儀、高精密觸發測量、高精密掃描測量等儀器研發創新,支持開展環境應力篩選、可靠性強化、產品壽命等可靠性工程試驗、產品可靠性檢驗檢測等應用。
支持佛山加快紅外光譜儀等測量儀器研發創新。
據悉,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 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 成長潛力巨大的產業, 是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具有前瞻性、 戰略意義突出、 附加值高、 技術先進、 增長潛力大、 產業帶動強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