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產業“專精特新”,黃埔區開辟了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魚珠片區),沿著護林路自西向東精心布局“十里產業長廊”,匯集了國機智能、新松機器人產業園、納米國家科學中心、太赫茲國家科學中心、中國軟件創新前線、中國游戲谷、中國智能網聯國家創新中心、中國軟件CBD等11大產業創新載體和產業圈。目前已集聚廣納院、中科院空天信息院、合芯、百度阿波羅、統信、麒麟、工信部電子五所中國工業互聯網中心等20多個頭部項目,先后摘得工信部授牌的以區塊鏈為特色的中國軟件名區、工信部全國七大之一的中國工業互聯網中心、工信部兩大國家級通用軟硬件適配中心等“新名片”。
“廣東省要打造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第三級,是芯片和傳感器的應用大戶,而黃埔區地處粵港澳大灣區重要位置,工業基礎比較雄厚,國際化氛圍好,是一個重要的承載區域。今天這么多重大項目簽約,對于智能傳感器產業全鏈條的打通非常有意義。”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總工程師董業民表示。
早在2018年,黃埔區就面向下一代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需求,落戶了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國際數據樞紐等新基建,以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南網數研院、粵芯半導體、小鵬汽車等眾多頭部企業為核心數字經濟發展集聚成勢,以區塊鏈、工業互聯網、5G、人工智能等為特色的數字經濟規模超3000億元。
邁入“十四五”開局之年,該區全面啟動“萬億制造”“萬億國資”“萬億固投”“萬億商品”四個“萬億”計劃,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高地。
采寫:南都記者 莫郅驊 通訊員 焦嬋娟 袁蝶影 李劍鋒
攝影:南都記者 馬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