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導航雙星“兄弟”還為我國開辟出不少新興科學領域。遲軍告訴記者,北斗導航衛星系統的研制,將帶動航天器的總體設計、航天器動力學、航天器環境試驗技術、空間數據系統、航天器數字化設計、航天器結構與機構、新興材料科學等專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導航星座時空基準建立與維持、導航信號生成與傳輸、空間微放電機理與抑制、原子物理應用等新專業的建立。
目前,圍繞北斗的創新正不斷“開枝散葉”,走近人們的身邊。今年2月,西安市一位老人外出時遭遇搶劫,在陌生地被推倒后無法起身。情急之下,老人按動隨身戴的“飛鄰行蹤寶”上的親情號碼鍵,家人通過行蹤寶立即確定了老人的位置,半小時內趕到事發地點,解救了老人。這款“飛鄰行蹤寶”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所屬中國衛星公司研制生產,是基于北斗導航定位技術深耕創新、“開枝散葉”的典型例子。
據了解,北斗系統自2012年12月面向亞太區域提供正式運行服務以來,已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海洋漁業、水文監測、氣象預報、大地測量、救災減災、手機導航等領域。廣東、上海、陜西、湖南等10余個省份已經開展或計劃開展北斗應用示范項目,北斗系統已在高精度駕考、老人關愛、兒童安全定位等大眾應用領域惠及民生。
五院相關專家表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民用開發需要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要使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屹立于世界衛星導航系統之林,取得話語權,必須充分發揮中國企業的作用。
“北斗系統可以做到與其他系統兼容。”謝軍說。五院總體部的科研人員專門為北斗研制出星間鏈路系統方案和星間網絡協議,在北斗雙星“兄弟”身上安裝了面向北斗全球系統的Ka頻段相控陣天線及星間收發信機,讓它們能與不同的研制單位以及國外導航系統實現交流互通。北斗導航衛星家族開放兼容的“家風”,將會吸引更多的創新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