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發熱”仍然排在新冠肺炎臨床表現的第一位。快速而準確地獲得人體溫度數據,對于防止新冠病毒傳播,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至關重要。
快速是紅外技術“天生麗質”,但準確,卻并非紅外技術“自帶光環”。
紅外測溫,何為“準”?
紅外人體測溫的準確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對人體體表溫度的測量要準確。紅外探測器根據物體輻射紅外線、不同物體輻射率不同這兩個基本原理,通過探測到的輻射信息來得出人體表面溫度。在這一層面上,探測器的性能對準確性至關重要。
另一方面,在獲得體表溫度的基礎上,還要利用軟件算法綜合得出人體體內溫度。在這一層面上,軟件算法的優秀程度對準確性起關鍵作用。
疫情發生后,體溫測量的重要性空前提高。在紅外人體測溫領域,部分后進廠家聞風而動,在相關資質認證不全的情況下,以并不精確的體表溫度為基礎,簡單加以固定修正值作為體內溫度輸出,造成正常人員的誤報或者發熱人員的漏報,對防疫工作產生了負面影響。
“準”如高德,屢獲“認準”
而作為工信部防控疫情物資企業名單的首批入選企業,高德紅外為生產防疫產品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做到了硬件軟件兩手抓:優秀的探測器硬件保障了體表溫度信息的精準收集,優秀的軟件算法保障了體內溫度計算的精準輸出。高德以過硬的品質,獲得了湖北省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頒發的校準證書。
湖北省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HIMT)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依法設置,直屬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領導,是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同時也是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社會公益型科研事業單位。此外,該院還是中國校準服務聯合體(CUC)成員單位。獲得HIMT的校準證書,代表了高德人體測溫產品在測溫準確性方面,所得到的業內專家認可。
而作為高德防疫明星產品的IR236,更是具有國家醫療器械注冊證。醫療級的資質認證,在紅外測溫產品領域可謂是鳳毛麟角。
那么,高德又是如何做到硬件軟件兩手抓兩手硬、確保產品測溫精準,并獲得相關認可資質的呢?
平時練好基本功
硬件方面,紅外測溫產品的核心是探測器芯片,而高德紅外不僅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紅外探測器芯片技術,還擁有數條完全自主可控的探測器芯片生產線。探測器對生產環境和生產工藝要求嚴苛,生產環境方面高德擁有4500㎡的半導體集成電路凈化廠房;工藝方面,一枚指甲蓋大小的芯片,要經過硅提純、制作硅錠、表面氧化、光刻、清洗、電鍍、切割、真空封裝等兩百多道工序。而為了保障產品性能,其中僅光刻這一道工序,就需要重復幾十遍。這其中的難度,是高德多年來經過不斷實踐才逐步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