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中國制造由大變強,地方政府正在積極行動。近期,江蘇、湖南等各地陸續出臺政策舉措,力促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地方政府舉措的著力點主要集中在支持培育智能制造示范區和發展大數據產業兩方面。
在建設示范區方面,江蘇省近日發布的《智能制造示范區培育實施方案(試行)》提出,到2020年,全省培育建設10家左右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區,成為引領全省智能制造發展的縣區示范標桿,同時將對示范區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建設給予政策傾斜支持。
11月發布的《開封市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2020年,將通過試點示范打造5個智能制造標桿項目;培育1、2個細分領域的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
開封市提出,對獲得國家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等試點示范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對納入市重點培育名單的綜合性工業互聯網平臺獎補200萬元;同時,鼓勵金融機構對智能化改造優質企業予以金融支持。
在發展大數據產業方面,湖南省在《關于進一步鼓勵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鼓勵制造企業與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企業合資合作成立新的專業化企業,政府最高可給予200萬元資金補助。對符合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產業重點發展方向的企業,最高可給予1000萬元支持。
重慶市副市長劉桂平近日表示,重慶正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構建智能產業、智能制造、智能應用“三位一體”全新發展格局。截至今年8月,重慶已累計推動200多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改造后,相關企業生產效率平均提高32.7%、產品研發周期平均縮短12.5%、能源利用率平均提高8.4%。
業內人士認為,人口老齡化、人力成本上升、企業生產效率提升是智能制造的內在推動力,提升制造業自動化信息化水平,是國家發展制造業的重要方向。地方政府從各個角度予以政策上大力支持,必將有力地推動智能制造成為未來最具成長性的領域之一。
主要國家智能制造政策匯總
智能制造是全球制造業變革的重要方向,給人類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展示了美好前景。目前已有多個國家發布了相關支持政策。例如,美國的“再工業化”計劃、德國的“工業4.0”計劃、日本的“新機器人戰略”計劃等。
圖表1:全球各主要國家相關智能制造政策匯總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截至2018年全國智能制造政策匯總及解讀
自2015年以來,我國發布多項政策大力支持智能制造快速發展。一系列智能制造政策和相關推動措施的出臺,已產生了積極作用,正在加速制造業的智能制造水平。這不但確保了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目標能夠順利實現,也讓智能制造成為全新的產業機遇和經濟發展動能。
圖表2:我國智能制造行業政策匯總-1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3:我國智能制造行業政策匯總-2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