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將超過1.5萬億元
今年,深圳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堅持制造業立市之本,增強現代產業體系競爭力,今年力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1.3萬億元。
這是深圳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公開宣誓“堅持制造業立市之本”的決心,并將制造業單獨成章,擺在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中的核心位置。此外,政府工作報告在總結當前的挑戰時,其中一條便提到“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仍然呈下滑態勢”。
此次深圳發布的《意見》,重點是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而主體便是先進制造業,《意見》可視作為深圳穩住制造業基本盤,增強實體經濟發展后勁的重要舉措。
《意見》提出,深圳規上工業總產值連續三年位居全國城市首位,新一代信息通信等4個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新型顯示器件等3個集群入選首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但是制造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存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還需進一步優化,發展后勁仍需進一步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還需進一步提升。
參照2008年深圳謀劃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時期,當下的深圳又處在“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疫情影響較大,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的挑戰之中,但越是有挑戰,越是需要強調創新,強調新興產業的發展。
深圳市原副市長、哈工大(深圳)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唐杰曾闡釋,談到創新的時候,中國人會習慣一個說法,叫“危中有機”。為什么危機當中可能會產生創新的過程?因為危機對于創新活動而言具有清場的功能,傳統產業被淘汰了,生產要素價格下降了。在這樣的過程當中,新的企業、新的技術、新的思想,就由企業家組合產生了一種創新過程。一位企業家成功,就會出現若干企業家的模仿,最后大家競爭,產生一種“創新的蜂聚”。
此次深圳大手筆連發23個文件部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足以體現對于創新產業的厚望。《意見》提出,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超過1.5萬億元,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
此外,按照深圳的規劃,到2025年,預期經濟總量將超過4萬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長,無疑將成為深圳邁向4萬億時代的一個重要支撐。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在對媒體解讀《意見》時指出,關于20個產業集群和8個未來產業,概括叫“‘戰新’已興,‘未來’已來”。意思是戰略新興產業已經興起,未來產業也已經出現。說不定一些未知產業也正在未來產業中脫穎而出,與20個產業集群和8個未來產業融合裂變。
深圳近幾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逐年攀升
(數據來源:深圳歷年統計公報)
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屬各單位: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制造強國重要論述,全面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和市第七次黨代會決策部署,銜接落實國家、省關于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長期規劃,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積極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現結合我市實際,提出以下意見。
一、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