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深圳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制造強市建設,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深圳規上工業總產值連續三年位居全國城市首位,新一代信息通信等4個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新型顯示器件等3個集群入選首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但是制造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存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還需進一步優化,發展后勁仍需進一步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還需進一步提升。
“十四五”是深圳實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第一階段發展目標的關鍵時期,也是把握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提升現代產業體系競爭力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立足深圳實際,緊密圍繞服務制造強國、制造強省建設,發展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對于穩住深圳制造業基本盤,保持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基本穩定,增強實體經濟發展后勁,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意義重大。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深圳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雙區”驅動、“雙區”疊加、“雙改”示范效應,堅持制造業立市之本,把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實體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破解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為核心,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促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培育若干具有世界級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先機,提升現代產業體系競爭力,打造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源,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有為政府緊密結合,加強產業發展頂層設計,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效投資,不斷激發產業發展潛力和市場主體活力。
堅持自立自強、創新引領。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強化原始創新和顛覆性技術創新,加強前沿技術研發,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構建自主安全、多元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
堅持系統推進、重點突破。深刻認識現代產業發展規律,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優勢傳統產業深度融合,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聯動,促進生產端、消費端有機銜接,以點帶面鍛長板、補短板,實現產業梯次發展和整體躍升。
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立足區域資源稟賦、發揮各區比較優勢,統籌優化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土空間布局,“一群一策”推動產業集群建設,構建各具特色、錯位發展、功能協同、優勢互補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格局。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超過1.5萬億元,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培育一批具有產業生態主導力的優質龍頭企業,推動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打造一批現代化先進制造業園區和世界級“燈塔工廠”,形成一批引領型新興產業集群,網絡與通信、軟件與信息服務、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顯示、新能源、海洋產業等增加值千億級產業集群發展優勢更加凸顯,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智能傳感器、工業母機等產業短板加快補齊,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高端醫療器械、生物醫藥、數字創意、現代時尚等產業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合成生物、區塊鏈等未來產業逐步發展成為新增長點。
三、發展重點
(一)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細分領域
1.網絡與通信產業集群。推動固網通信、移動通信和衛星通信協同發展,加強網絡通信芯片、關鍵元器件與模組等技術攻關,建設國家5G中高頻器件創新中心、未來網絡試驗設施等重大創新載體,啟動前沿技術儲備,加強行業標準研制,支持南山、寶安、龍崗、龍華等區建設集聚區,打造全球網絡與通信產業創新發展高地和“雙千兆”、全光網標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