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加強網絡與數據安全治理。落實工業互聯網安全分類分級管理要求,建立完善分類分級管理制度,科學識別和判定企業網絡安全級別,落實適合自身發展實際的安全防護措施,持續開展網絡安全演練,實戰化檢驗提升重大風險防御和處置能力。持續完善全流程數據安全工作機制,研制細分行業重要和核心數據識別細則等標準規范,加強宣貫培訓,落實重要數據識別備案、安全防護、風險評估、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等要求,全面提升數據安全保護能力。鼓勵研究機構、數據交易所、重點企業合作建設面向細分行業的可信數據空間,保障企業間數據流通的安全、可信、可控。推動企業建立工控安全管理制度,強化技管結合,切實提升工控安全防護水平,落實工控安全主體責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實施。工業和信息化部等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抓好落實,各地區加強與本工作方案的政策銜接,推動實施企業數字化轉型“一把手工程”。加強原材料行業數字化轉型監測,組織定期開展評估。成立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專家委員會,強化對“智改數轉網聯”重大問題和決策的智庫支撐。成立4個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推進中心,落實相關重點任務,開展數字化轉型診斷、咨詢、評估等服務。征集遴選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典型場景、解決方案,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業態、新模式、新路徑。
(二)加強政策支持。研究制定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關鍵技術和重點產品清單,用好現有專項資金渠道,統籌支持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和應用開發。圍繞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需求,遴選一批優秀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作用,將先進適用技術納入支持范圍,通過實行差別化信貸政策、創新金融產品等方式,強化金融機構對數字化轉型的支持。
(三)加強標準建設。圍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綠色安全等,持續完善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推動面向行業特色需求的新型工業網絡、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平臺等技術標準制修訂,打造一批覆蓋智能采選、無人澆鑄、管網優化、窯爐控制等典型場景的應用標準,制定重點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水平與成效評估標準。強化標準體系與計量測試、認證認可、檢驗檢測體系的銜接,加大標準宣貫力度,促進成熟標準落地應用。
(四)加強人才引育。開展原材料工業數字化領域重點人才需求摸底,推動建立重點人才和專家信息庫。加強人才培養規劃布局,支持企業設立“數字化轉型首席設計師”“首席數據官”,依托國家相關人才培養工程和攻關項目,加快培育一批科技領軍人才、青年骨干人才,以及一批既懂原材料工業又懂數字技術的復合型人才。依托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加速培育數字化轉型急需緊缺的工程師和技術技能人才。支持引進數字化轉型海外高端人才。
(五)加強宣傳引導。支持地方舉辦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大會,發布重大技術成果和典型案例。加強行業數字化轉型學習培訓和對標引導,提升企業數字化轉型認知水平,推動經營管理理念和轉型發展理念變革。鼓勵行業協會學會舉辦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技術創新應用大賽,評選表彰優秀人才和團隊。充分發揮主流媒體、官方門戶網站、行業協會、專業智庫等渠道作用,強化對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經驗和成效的宣傳報道。
附件:
1.石化化工行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指南
2.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指南
3.有色金屬行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指南
4.建材行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