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方案》要求:
強化標準體系與計量測試、認證認可、檢驗檢測體系的銜接,加大標準宣貫力度,促進成熟標準落地應用。
突破一批數字化轉型急需的關鍵核心技術,制修訂一批先進適用的數字化轉型標準規范。推廣應用100款以上數字化裝備、智能儀器儀表、工業軟件等優秀產品,培育100家以上專業水平高、服務能力強的優秀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
推動生產過程高端升級,綜合應用機器視覺質檢裝備、智能化在線監測分析儀器儀表、質量管控系統等加強生產過程質量管控,開展先進過程控制、計劃調度一體化、質量在線監測、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集成應用,提高生產管控的精準性和效率效益。
加快在線分析儀器儀表、智能傳感器等技術產品和巡檢機器人、消防機器人等安全應急裝備的應用,提升面向高溫、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原材料生產工序車間、設備設施、庫區罐區的快速感知能力。
研制一批技術領先、性能優良的大型PLC、智能化儀器儀表、智能閥門等標準化產品,開發一批先進適用可靠的工程數字化設計與交付、高級計劃調度排產、智能化過程控制等高端工業軟件和工業APP,依托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揭榜掛帥等工作,面向重點行業培育一批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
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方案
(2024—2026年)
原材料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具有資源能源密集、過程機理復雜、生產連續性強等流程性工業突出特點。近年來,我國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不斷走向縱深,部分行業龍頭企業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但仍面臨對數字化轉型認識不夠、數字化轉型基礎差異大、建模仿真難度高、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融合應用不深入、復合型人才緊缺等問題。為推動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制造強國,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規劃引領、問題導向、系統部署、分類推進,以提質升級、降本增效、綠色安全為最終目的,著力夯實數字化轉型基礎,深化數字技術賦能應用,強化軟硬協同,完善支撐保障體系,以產業數字化驅動全產業鏈業務變革,加快推進原材料工業高端化、綠色化、安全化、高效化發展,全面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構筑國際競爭新優勢。
(二)主要目標
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取得重要進展,重點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診斷評估,數字技術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服務等環節實現深度應用,生產要素泛在感知、制造過程自主調控、運營管理最優決策水平大幅提高,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應用水平明顯提升。打造120個以上數字化轉型典型場景,培育60個以上數字化轉型標桿工廠,形成一批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重點行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等指標顯著提升,數字化轉型成熟度3級及以上企業提升至20%以上。
支撐能力顯著增強。突破一批數字化轉型急需的關鍵核心技術,制修訂一批先進適用的數字化轉型標準規范。推廣應用100款以上數字化裝備、智能儀器儀表、工業軟件等優秀產品,培育100家以上專業水平高、服務能力強的優秀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
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建設1個新材料大數據中心、4個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推進中心、4個重點行業制造業創新中心、5個以上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6個以上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
二、主要任務
(一)強化基礎能力
1.夯實數字化基礎。加強企業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數據采集、數據匯聚和數據質量管理等能力。開展基礎自動化、管理信息化升級改造,提高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服務等環節的數據采集能力,重點圍繞高溫高壓、多介質、多粉塵、高噪聲、強干擾、密閉等復雜工況和特殊裝備,科學合理布設高清攝像、高精度傳感、高性能定位模組等采集設備,推廣應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統(DCS)、安全儀表系統(SIS)等工業控制系統,加強實驗開發、制造執行、分析測試、采購銷售等信息化系統部署。規范數據接口、數據結構,加強全鏈條數據的集成匯聚和存儲管理,構建統一數據湖。建立健全數據質量管理機制,強化數據清洗、數據加工、數據審計等能力,提高數據完整性、準確性、一致性、及時性、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