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智能制造裝備和產品。組織實施智能制造專項,支持智能制造裝備和產品創新發展。加快重點領域裝備智能化,繼續組織“數控一代”裝備創新工程行動計劃、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專項。出臺《車聯網發展創新行動計劃(2015—2020年)》,推動車聯網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組織開展車聯網試點、基于5G技術的車聯網示范。制定《智能硬件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推動智能穿戴、服務機器人等新型智能硬件產品研發和產業化,持續推進國家智慧家庭應用示范基地創建。
組織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應用為核心,聚焦制造關鍵環節,在基礎條件好、需求迫切的重點地區、行業,遴選一批在智能裝備、智能工廠、智能服務、智能供應鏈、制造新模式領域具有引領示范作用的試點企業,不斷提煉和總結有效的經驗和模式,開展行業示范和應用推廣。依托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開展智能園區試點示范,培育一批智能園區。
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部署。研究制定工業互聯網整體網絡架構方案,明確我國工業互聯網的關鍵技術路徑。加快基于IPv6、工業以太網、泛在無線、軟件定義網絡(SDN)、5G及工業云計算、大數據等新型技術的工業互聯網部署。組織開展工業互聯網關鍵資源管理平臺和關鍵技術試驗驗證平臺建設。推動成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支持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示范,在工廠無線應用、標識解析、工業以太網、IPv6應用等領域開展應用示范。
(三)新型生產模式培育行動
1.行動目標
互聯網廣泛融入生產制造全過程、全產業鏈和產品全生命周期,催生一批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成為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到2018年,重點行業形成一批眾包設計、個性化定制、協同制造等新模式,培育一批國家級工業云、工業大數據、工業電子商務和眾創空間示范平臺,形成一批具有創新性、引領性的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示范企業。
2.行動內容
培育發展開放式研發設計模式。引導消費電子、家電、制鞋、服裝等制造企業建立開放創新交互平臺、在線設計中心,充分對接用戶需求,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按需、眾包、眾創等研發設計模式。支持機械、航空、船舶、汽車、電子信息等制造企業加快構建產業鏈協同研發體系,集聚各類創新資源,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協同設計模式。支持大企業建立面向全社會的研發測試、創業培訓、投融資、創業孵化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服務平臺,鼓勵地方發展創客空間、創新工場、開源社區等新興眾創空間,打造市場化與專業化結合、線上與線下互動、孵化與投資銜接的創新載體。
發展新型生產制造方式。組織開展“互聯網+”制造業試點示范,推動企業建立基于互聯網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制造、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形成基于消費需求動態感知的研發、制造、服務新方式。推動互聯網應用從銷售環節向生產制造全過程拓展,鼓勵企業在線實時發布研發設計資源、生產制造和物流配送能力,形成基于網絡、數據驅動的線下資源線上配置的新型生產方式。
打造服務產業轉型的平臺經濟。支持制造企業、互聯網企業、信息技術服務企業跨界聯合,建設和應用推廣工業云平臺。組織開展工業云服務創新試點,推進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營銷服務、測試驗證等資源的開放共享,打造工業云生態系統。開展工業電子商務區域試點,推動工業電子商務平臺、第三方物流、互聯網金融等業務協同創新和互動發展,培育一批工業電子商務示范區、平臺和企業。支持制造龍頭企業以供應鏈管理為重點,深化企業間電子商務應用,發展直銷電商、社交電商、跨境電商等網絡營銷新模式。
加快開發和應用工業大數據。研究制定工業大數據發展路線圖,明確發展方向、目標和路徑。支持開發一批面向市場營銷、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等關鍵環節的大數據分析技術和產品,推動建設面向全產業鏈的大數據資源整合和分析平臺,組織開展行業應用試點示范。依托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等數據密集型產業集聚區,建設一批工業大數據行業平臺和服務示范基地。
(四)系統解決方案能力提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