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增強三個能力。即增強支撐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基礎技術、解決方案、安全保障等能力,夯實融合發展基礎,激發制造業發展新動能。
五是落實七項政策。即在體制機制、國企改革、財稅金融、用地用房、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等方面加強政策引導和措施保障。
辛國斌強調,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務實推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同時,也真誠地希望媒體界的朋友,幫助我們大力宣傳《指導意見》的實施和進展,擴大影響,進一步形成廣泛共識和推進合力,不斷提升“中國制造”競爭新優勢。
“三個文件”構成制造強國戰略的政策體系
辛國斌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去年5月國務院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對制造強國戰略做了一個全面安排和部署,隨后又發布了《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今年還將發布《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這三個文件,我認為構成了制造強國戰略的一個政策體系。
辛國斌指出,三個文件之間的關系,《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和《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是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建設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的重要舉措,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提質增效的現實選擇。該《意見》的總體定位是把制造業、“互聯網+”和“雙創”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創新發展思路、模式、業態,培育產業發展新生態,打造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指導意見》的總體定位和思路包括四個方面
辛國斌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指導意見》的總體定位和思路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體現發展的新理念。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深刻認識制造業轉型升級以及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在激發創新潛能,重構生產體系,引領組織變革,高效配置資源等方面突出作用。以激發制造企業創新活力,發展潛力和轉型動力為主線,深入推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充分釋放“互聯網+”的力量。發展新經濟,加快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不斷提升中國制造競爭的新優勢。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在文件的制定過程中,我們系統研究了國際制造業與互聯網發展的規律特征,梳理了當前制約我國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問題以及問題背后的形成原因。大家都注意到,我國互聯網在消費領域的融合,尤其是電子商務等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但在實現價值創造的制造環節等方面,互聯網的應用步伐亟待加快,迫切需要發揮互聯網集聚優化各類生產要素資源的優勢,構建新的生產組織體系和發展模式。
三是突出融合重點。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進中高端水平必須要有基本依托。這個基本依托就是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動能。制造業是“雙創”的主戰場,大型制造企業是“雙創”的重要力量。《指導意見》把支持大型制造企業“雙創”平臺建設作為發展重點,主要考慮是通過積極搭建支撐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各類互聯網平臺,匯聚整合制造企業、互聯網企業等“雙創”力量和資源,帶動技術產品、組織管理、經營機制等創新。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率,激發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