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核心技術薄弱。關鍵器件長期依賴進口,核心技術受制于人,自動控制與感知關鍵技術,核心工業軟硬件、工業互聯網、工業云與智能服務平臺等制造業新型基礎設施的技術產業支撐能力不足。
第四,安全保障有待進一步加強。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的安全模式和安全規則缺失,工業網絡、工業控制系統、工業大數據平臺安全防護能力薄弱,信息安全測試、評估、驗證能力不強,這都是我們的短板、瓶頸。
第五,在體制機制方面還亟待進一步完善。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帶來的新業態、新模式,制造業“雙創”平臺服務型制造等新業務健康發展需要更加完善的制度環境,需要在科技創新、財稅金融、國企改革方面取得突破,地方政府和一些企業在這方面面臨新的挑戰和問題的時候,還缺乏足夠經驗。
推進制造業和互聯網融合發展將采取四方面政策措施
辛國斌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推進制造業和互聯網融合發展,在政策措施方面,《指導意見》重點在體制機制、國企改革、財稅金融、用地用房、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等方面加強引導和保障,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在國企改革上,鼓勵中央企業設立創新投資基金,引導地方產業投資基金和社會資本支持大企業互聯網“雙創”平臺建設,創新創意孵化、科技成果轉化和新興產業培育。
二是稅收政策上結合營改增改革試點,支持制造企業基于互聯網獨立開展或與互聯網企業合資合作開展新業務,落實好相關新業務,做實用的增值稅政策。
三是在財政政策上要充分發揮現有專項資金及設立基金的引導和帶動作用,加大對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投入力度。重點支持制造企業“雙創”平臺建設運營和應用試點示范。在這方面,我們會通過一些專項來支持和推進這項工作。
四是在用房用地政策上,將工業用地政策應用到支持大型制造企業開展“雙創”業務上,支持制造企業利用存量房產、土地資源開展“雙創”等基于互聯網的新業務、新業態。
落實《指導意見》構建兩個雙創平臺的三項舉措
辛國斌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指導意見》提出要構建兩個“雙創”平臺。在推進平臺建設方面將采取三項舉措:
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大企業建立平臺的積極性問題。中國的工業基礎比較雄厚,在大企業匯聚了很多有創新能力的人才等豐富的創新資源。但怎樣把人才資源轉化為創新優勢,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導。
其次對大企業,我們會通過推進以大企業“雙創”平臺建設為重點--的試點示范行動,為創新創業提供服務。
第三要解決中小企業的資金實力和發展能力欠缺的問題。他們創新動力比較強,我們要推進包括地方政府、企業來創建服務于中小企業的“雙創”平臺,為他們迸發創新動力創造一些條件和基礎。通過一些政策和資金加以扶持,提升中小企業的融合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