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計量部門通過檢定或測試給出的結果一般用檢定證書、檢定結果通知書、檢定合格證、檢定合格印及測試報告五種形式表示。檢測實驗室大量接觸到的是檢定證書。檢定證書均有授權文件的標識、檢定合格的結論、量值溯源的聲明、具體的檢測數據、檢定的技術依據、測量不確定度等信息。當測量儀器設備檢定合格則計量部門提供檢定證書,證明該設備已經法定檢定機構按檢定規程要求檢定,其計量特性符合檢定規程要求,實驗室可以按原用途使用該儀器設備。當被檢測量儀器設備通過檢定有一項或幾項計量特性不符合相關規程要求,則發出檢定結果通知書,聲明該設備不符合法定要求,此時實驗室不可以按原用途使用該儀器設備。實驗室應按檢定結果通知書提供的信息作出處置如修理、降級、報廢,并對該儀器設備出具的檢測結果按規定程序進行處理。
6.2校準結果。
校準結果一般用校準證書(報告)表達。校準證書所提供的信息與檢定證書類似,主要區別在于校準證書不給出被校準的儀器設備是否合格的結論,但必須有校準不確定度信息,方便實驗室必要時進行測量不確定度評價。由于不給出是否合格的結論,實驗室應對校準結果進行確認,識別如何使用該儀器設備。校準結果還可能給出修正值、修正因子或校準曲線,該校準結果應傳遞到相關部門,便于在檢測過程中使用。
6.3關于確認。
6.3.1為什么要進行確認?
不少檢測人員認為只要有了證書就表明該儀器滿足要求,就可以用于檢測,甚至拿到證書看也不看直接放入檔案袋,根本沒想到要把證書提出的修正值傳遞到相關部門用于結果計算,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直接影響到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科學性。對提供檢定證書的,證書中給出是否合格結論,如果該測量儀器過去能滿足使用要求,當該次檢定結果繼續合格,當然可以確認該測量儀器持續滿足預期使用要求。而當提供校準證書時則不同,校準證書中只給數據沒有是否合格結論,如果對校準結果不進行確認,就有可能將不滿足使用要求的測量儀器用于檢測,或沒有正確使用提供的修正因子。
6.3.2如何進行確認?
通過檢定和校準實驗室獲得在用測量儀器設備的必要的計量特性,負責實施確認的人員就應該清楚地掌握和應用這些信息,對測量儀器設備是否滿足預期使用要求和應用要求作出判斷。
6.3.2.1確認活動包括基本信息確認和技術特性確認,具體有:
(1)確認提供證書的外部檢定/校準機構的資格,查閱有效授權證明。
(2)確認證書是否在其授權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