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煤電清潔發展與環境影響發布研討會上,就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監測總站污染源控制監測室唐貴剛闡釋了燃煤電廠煙氣污染物排放監測要求、監測技術標準、監測管理要求。
污染物排放監測要求有哪些?
唐桂剛介紹,我國從法規和標準層面對監測作出了要求,電也是重點排污單位,我國明確了燃煤電廠監測的責任和義務。唐桂剛表示,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的有關要求也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規范,對排放的工業廢氣和其他有毒有害氣體開展監測,進行記錄,并要求安裝和使用自動監測設備,與環保部門聯網,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并依法公開排放信息。國家法律明確規定,開展自動監測。監測內容則按照我國火電廠的排放標準,即控制五項主要的污染物,包括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及其化合物和煙氣黑度。
唐桂剛還介紹,排放標準對監測提出了一些一般性的要求,此外,對項目的監測方法也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煙塵用國標16157的方法,煙氣黑度、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都用環保部的標準。近來,中國有50%以上的電廠實現了超低排放的改造,環保部組織監測總站制定了固定污染源廢氣低濃度顆粒物的監測,主要是解決超低排放改造以后顆粒物測定的問題。
另外,唐桂剛稱,對氮氧化物,現在便攜式、快速的方法還沒有發布,當時沒有涵蓋在標準里,但是大家用的都是現存的便攜式的檢測方法,污染源需要監測的量非常大,所以現場就能夠快速出數據,這也是國家有標準的。對汞的排放監測方面,目前正在由清華大學修訂標準。
另外,比較重要的就是自動監測的數據標準,包括固定污染源煙氣排放連續檢測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和固定污染源煙氣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范,最近也完成了修訂。這些是整個火電廠煙氣排放監測基本的標準和規范。
對于排污單位監測的要求,根據環保法或大氣污染防治法要求開展自行監測,環保部也組織監測總站制定了排污單位進行監測的技術手段、總則,包括火力發電和其他的一些行業規范。這之中對監測提出了要求,比如測多少次、在哪些點位進行監測等。我國現實施排污許可制度,也有火電行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其中也提出了監測要求,制定了自行監測指南,自行監測的方案是排污許可一個重要的載明事項。對于自行監測的要求,唐桂剛稱,目前監測的責任主體是電廠本身,環保部門定期開展一些抽查抽檢,有監測性的監測。顆粒物和氮氧化物明確要求開展自動監測,其他的開展手工監測。
燃煤電廠煙氣污染物排放監測技術標準
監測技術服務方面,在連續排放自動監測上,電廠三項污染物都采取了自動監測,對于煙氣、汞,有個別的電廠也開展了自動檢測。但我國對煙氣、汞沒有明確要求,且從我國煙氣、汞的標準即30微克每立方米來看,通過我國此前對煙氣、汞做的試點監測來看,基本上都是幾個微克,超低排放改造之后進一步降低。從自動監測CEMS的組成來看,包括氣態污染物,顆粒監測,煙氣參數的監測單元結果都要與環保部門聯網。
從監測指標來看,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煙氣參數,煙氣參數中的硫量、氧量,煙氣的溫度、適度、壓力等都是在監測范圍內。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監測的方法和技術有很多,主要是光學法居多。從我國的標準來講,煙氣自動監測技術標準并不強制規定采用某種方法。
唐桂剛介紹,我國煙氣自動監測的幾項污染物主要有兩個標準,一個是煙氣排放監測系統技術要求的方法,即76標準。還有一個是監測技術規范,即75標準。76標準對設備提出了技術指標的要求,另外也規定了這些技術指標的監測方法,不是所有設備都可以用,得滿足我國的環境監測規范要求的設備才能用。監測總站會對這些設備進行監測,看其是否達到技術指標的要求,并定期發布符合監測規范設備的名錄。75規范是對自動監測系統日常的安裝、調試、運維、質量保證、質量控制、數據的審核和處理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