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位占用了芯片Flash區域的起始的幾個字節,如果編程器按照了正常的流程操作,從芯片的Flash起始地址一直寫到末尾地址,一旦芯片在起始地址完成了編寫加密位,在后續的幾十K、幾百K甚至上M的容量代碼的漫長時間的燒錄過程當中,出現了突發事件!比如人為的違規操作、芯片與燒錄座的接觸不良,編程時芯片未回應等造成的燒錄失敗,必然導致芯片已鎖死,無法使用,導致芯片廢掉情況!
針對該種現象,我們編程器轉變了思路,改變了操作流程;我們獨立設計了一個“配置”,編程器燒錄前,我們的軟件會先從用戶代碼的加密位解析并提取出來,放在了“配置”上;編程器在執行燒錄操作過程中,先把除了加密位的用戶代碼燒錄進去,燒錄成功之后,最后才通過“配置”把加密位燒錄進去;在燒錄過程中,即使人為的違規操作、芯片與燒錄座的接觸不良,編程時芯片未回應等造成的燒錄失敗,只要未操作加密位,芯片還是可以繼續燒錄的,不會出現鎖死導致的芯片損壞的情況發生。 這樣就可以極大地避免了損壞芯片了。
細節決定成敗,編程器只是改變一個操作方式,調換一下操作順序,即可提高芯片燒錄的良品率,讓客戶杜絕編程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