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3-2020年的17年間,高德紅外在兩次疫情的危機中收獲成長。高德紅外董事長黃立表示,危機來臨,我們不僅僅是老百姓,作為高德紅外的員工,我們也肩負著社會責任,我已經不是我個人,我的貢獻,我的一舉一動都代表著這個集體的擔當。因此,此次疫情期間我的感受是榮耀與責任。
高德紅外董事長黃立
在疫情初期高德紅外積極響應,立即新增2萬套生產計劃,助力全國各地疫情防控。1月21日,高德紅外董事長黃立緊急召開生產動員會,力保半個月完成500-800臺體溫篩查產品的生產任務并交付使用,1月22日,高德紅外向省外政府捐贈30套紅外測溫儀,價值400萬。截至3月1日,已累計捐款捐物630余萬元。
農歷臘月廿九,武漢宣布“封城”。與此同時,作為武漢人民的“定心丸”,火神山和雷神山工程先后開啟建設。高德紅外的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告警系統,用±0.3的測溫精度,為這兩座神山煉就了一雙“火眼金睛”。
據了解,高德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告警系統可以用紅外熱成像技術監測進出人員體溫,當體溫超標時自動告警。它的存在可大面積排查人群中的發熱人員,提高疫情防控效率,大大降低傳染風險,最大限度保護醫護人員安全。
在接受《英才》記者采訪時,高德紅外董事長黃立表示,這些設備24小時不間斷監控著醫護人員們的體溫狀況,一旦有人出現發熱等異常狀況,就能第一時間發出預警,為新的感染者爭取到寶貴的治療時間,同時防止新型冠狀病毒在醫院內部的進一步蔓延。
與此同時,伴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除湖北省外全國其他30個省份逐步安排企業復工復產。高德紅外的這款“復工神器”也為企業的正常復工提供了保障,筑牢“第一道防線”。
回顧企業的誕生與成長,高德紅外理應有更多感悟。非典肆虐之時,高德紅外開啟篳路藍縷的創業之路;如今新型冠狀肺炎再次肆虐,高德紅外作為一家武漢企業,身處其中。
黃立告訴《英才》記者,17年來,高德紅外生產的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告警系統成功裝備在全世界各大機場、鐵路、客運站、醫院等人流量密集的地方。僅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的一月內,加班加點供貨上萬臺高德人體測溫產品安裝到了包括武漢天河機場、武漢高鐵站、湖北省人民醫院、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成都雙流機場、成都東站、廣州白云機場等在內的全國各地的機場、車站、醫院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
高速高效的背后,黃立也坦言:“身處武漢,說不怕是假的,但為了那些保護奔波在生死關頭的‘逆行者’,高德人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在疫情初期高德紅外積極響應。武漢封城之時,高德紅外即采取關鍵崗位員工輪休制度,不少員工主動請纓,投身工作,奮戰一線。”
在這一特殊時期,企業應當如何轉危為機?黃立表示,危是整個經濟存在下滑的趨勢風險,機是高科技企業能憑借自己的技術為國家、為民眾的安全防控貢獻力量。信任是一種社會資本形態,它是社會和諧與穩定的黏合劑,其在群體性事件治理的不同階段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企業需在政府處置群體性事件的主導下,發揮企業應有的能力和社會責任,用高科技創新能力增強其信任“傳遞和生產”的功能。(作者:張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