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該公司也積極和國內科研院所、高校等開展深度合作,近日已經同重慶大學南京研究院草簽了戰略合作協議, 圍繞MEMS智能傳感器領域國家重大需求和技術難題,開展前沿技術的研究和專項技術攻關。
值得關注的是,其股東智路資本自2015年起,在國內半導體及硬科技大型并購合作的項目近30個,規模在幾十億甚至過百億人民幣不等。智路建廣主導了其中超過一半的交易,旗下全資或控股企業已經覆蓋了從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半導體材料設備、終端應用、EDA和應用軟件等集成電路全產業鏈生態。
上下游供應關系的重要性,鄧川軍深有體會,“整體原材料還是缺乏的,供應鏈緊張,但通過加入產業聯盟,享有聯盟中兄弟企業的優先采購權,更能保障供應鏈的穩定。”
此前,智路建廣在2017年投資的安世半導體,其被收購前的每年營收增長2%,收購兩年后,營收增長50%,利潤增長70%,并和聞泰科技合并,助力聞泰成功轉型。
合資結構是否會成為行業常態?鄧川軍進一步解釋道,不管是從人才管理的角度,還是情感層面上,利用合資的形式保留ams-OSRAM AG在睿感的股份都是最好的選擇。這樣可以在有序培養國內傳感技術中高端人才的同時, 又能讓總部的員工打消疑慮,有利于降低由文化差異帶來的內外溝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