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祥:國際上目前主流的就是我剛剛說的導電膏,還沒有凝膠方式的大批量應用的腦電傳感器。
Q:請您介紹一下,貴司面向客戶提供硬件設備外,軟件方面如何解決呢?
章祥:蘇州集萃腦機所是一家具備自主知識產權腦機接口全鏈條產品及技術研發的單位,在憶阻器器件設計、類腦芯片設計、高精度模數轉換、大規模數字集成電路設計、神經及生理電信號傳感、腦機融合醫療康復應用、腦電云計算技術、腦機融合算法等技術領域深耕多年。集萃腦機所開發的全國產化、高舒適度、高速人機交互新模式系統,牢牢占據高速率腦機接口技術世界第一的紀錄。
面向科技成果轉化、腦機接口商業化落地,集萃腦機所孵化了眾多面向產業應用的企業,除蘇州意憶計 (EEG) 科技有限公司之外,還包括致力于革新人機交互模式,成為腦機接口領域的領軍企業念及科技以及提供音樂電刺激腦機接口解決方案的蘇州聆慧爾科技有限公司等。
Q:請您介紹這款凝膠電極在大眾商業化市場上的應用案例?
章祥:大眾領域上的應用主要是教育、娛樂、康養方面做腦電信號的監測。比如,教育機構用來監測一些小孩的學習專注度,以及工業領域監測一些特種作業人員的疲勞度等。用法主要是將凝膠電極集成在被監測人員的頭盔上,不用涂導電膏,也不用忍受干電極帶來的不適感,直接采集腦電信號實現這些應用。此外,凝膠電極在VR領域用得也比較多,近期比較火爆。用法是將凝膠電極集成在VR頭盔里面,無需手柄進行控制,只需要眼睛盯著某個位置就能實現“意念控制”。
Q:請問應用場景不一樣,所需的腦電采集材料會不會也不同?
章祥:可以通用的,因為都是采集腦電信號,區別只是采集腦電信號時有頭發和無頭發。有頭發的區域,因為有些材料穿透不了頭發,采集不了信號,凝膠電極更適合。無頭發的區域,其他的材料也可以替代凝膠電極。
自粘附式腦電傳感器或是未來新方向
Q:請問現在凝膠電極已經實現產業化應用了嗎?
章祥:是的,之前所有的應用都是基于人的枕區腦電信號采集,只用后面的8導頭帶就可以。我們為了采集全腦腦電信號,今年推出了這個全腦64導的腦電帽。
目前我們腦電采集應用的主要客戶集中在科研院所??蒲性核_展腦科學、神經學以及心理學等相關研究會用到腦電采集的產品和方案。還有小部分的客戶來自新型腦機接口企業,定制化需求比較多,需要腦電采集產品和方案用在智能穿戴,主要用于疲勞度、專注度監測等場景。
Q:請問未來希望腦電傳感器產品的應用能夠往哪些領域推進?
章祥:目前我們是立足科研領域,然后往醫療健康上進軍。其實科研這塊的市場也不小,我相信如果所有科研院所都買我一頂腦電帽,我們已經可以在市場上生存下來。醫院方面,我們正在進行布局,一旦獲得使用許可,市場量會比較大。我們的優勢就是相比醫院使用的導電膏,材料成本相近,但更加方便易用。目前64導可調節的腦電帽還沒有正式推出,后續等我們內部測試通過后,會往醫療健康以及醫院方面推進。
Q:請問除了凝膠材料,未來腦電信號采集還有哪些新方向?
章祥:我們也在研發新型的材料。未來的發展肯定是自黏附,就是一個電極直接搭在頭發上,通過一根線或者藍牙傳輸,直接傳到采集放大器里就可以了,這應該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目前當然還沒有達到這樣的進展,因為自黏附腦電電極要去解決的難題是在接觸頭發的時候不粘附,接觸到頭皮的時候才粘附住,將采集的信號再傳輸出來。
Q:我們看到目前腦電采集的連接線特別多,未來會往無線方向去發展嗎?
章祥:無線的方向也會有。比如把連接線做短,但是腦電電極導出的這塊線是不能取消的,只能是把線做短,再連接到無線的放大器盒子,通過無線傳輸到終端。無線的優點是便捷,缺點是信號穩定性不如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