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重點應用場景的突破,象征著銀河芯的產品邁向更高的臺階。從終端設備來說,面向智能家電和物聯網應用的產品,在今年出貨量比較大。智能家電包括白電中的冰箱、冰柜、空調、加濕器、凈化器以及除濕機。而在物聯網領域,在桌面電子溫濕度計,目前中科銀河芯已有多家典型的大客戶已開始小批量出貨,這些都是我們潛力空間比較大的領域。
不難看出,中科銀河芯通過深耕產品,用硬實力拿下了一筆又一筆訂單。不過,面對壟斷多個應用已久傳統國際巨頭,以及日益增多的新進國內友商,中科銀河芯又如何走好接下來的路?
競爭對手不斷增多
企業如何突出重圍
近些年來,很多產業都出現了“價格戰”,而處于下行周期的芯片行業更是如此,不少國際巨頭都在通過降價獲客。這對于國產企業而言,更是一種挑戰。
那么,國產企業要如何突圍?我國傳感器產業還有哪些環節比較落后?郭總同樣對以上問題進行了討論。
問:面對國內或國際友商,中科銀河芯有哪些競爭優勢?
答:相比友商,首先,我們在產品性能上更有優勢;其次,我們的產品迭代更快,可以根據市場要求快速調整產品形態,我們還會針對性地規避當下競品的弊端。
問:在國產替代的浪潮下,您對國產企業的發展路徑有何看法?
答:隨著國產替代興起,國產替代發展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傳感器芯片可以做出來,價格便宜就可以替代;第二階段除了便宜之外,傳感器芯片性能指標要達到國際標準才能替代。國際模擬芯片大公司傳感器領域的產品,現在中國采取降價銷售策略,產品競爭內卷到中國市場,如果國內產品在性能上不能做到頂尖,國產替代已經沒有太大機會。國際公司在傳感器芯片品種多,中國公司可以在一個點上進行突破,再從點帶到面。
問:您認為我國傳感器產業目前在哪些環節還比較落后?也請您談談國產傳感器企業的挑戰和機遇。
答:傳感器產業是一個多學科融合的產業,涉及材料,工藝,電路,結構等等,因此對于其難度和壁壘相對較高,尤其是高端傳感器,一直以來是我們比較落后的地方,對于傳感器的各個環節,我認為還是在最底層的材料和工藝有比較大的差距。傳感器是一個多學科融合的產業,我國傳感器公司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對于掌握好各個環節需要付出巨大的研發成本和時間成本,能否在短時間內補齊短板達到國際水平是一個巨大挑戰。當然存在差距也就是存在巨大機會,我們國產傳感器公司就有明確的目標。
問:請您發散性地討論一下傳感器的未來趨勢。包括技術上的迭代升級、應用場景的擴容變化等。
答:傳感器作為現代科技的前沿基石,被認為是現代信息發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國內外公認的最具有發展前途的高技術產業。我認為傳感器未來的發展必定往精準、高集成度、低功耗和智能化方向發展。隨著材料、工藝和其他學科的進步,傳感器技術迭代升級也會越來越快,應用的場景也越來越多。多傳感器融合,多參數測量也將成為傳感器發展的一個方向。
結語
通過郭總的解答不難發現,雖然在傳感器產業中,溫度、溫濕度傳感器芯片這一品類已非常成熟,且傳統國際巨頭已壟斷大部分市場,但實際上,新進玩家也能通過在封裝、產品差異上尋找突破口,獲取市場份額。
而在國產替代的浪潮下,我國傳感器產業不僅要通過價格優勢完成替代,更需要在此基礎上,對工藝、材料、封裝等精益求精,不斷升級和迭代,完成“應用拓展-更新迭代-創新突破-新型應用拓展”的正向循環,才能穩住優勢,并加速國產替代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