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津冀三地科技主管部門發布了2024年度京津冀基礎研究合作專項項目指南,圍繞京津冀“六鏈五群”中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兩大產業鏈的基礎科學問題...
講述人: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蓉實現納米尺度下的精密制造,是世界級難題,也是我一直以來追趕的目標。 “底部的世界大有可為”,...
2023年,未來科學大獎以“Hello Scientists 你好科學家”為年度主題,計劃陸續推出: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紀錄片觀影會、2023未來科學大獎新聞發布會、《‘未來’...
8月1日出版的第15期《求是》雜志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強基礎研究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圖片文章強調,加強...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竇賢康接受《瞭望》新聞周刊專訪時,針對怎樣強化基礎研究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布局的問題,提到“加強科學儀器設備體系化研制,...
近日,中國電科產業基礎研究院美泰科技微機電系統(MEMS)傳感器市場拓展再獲突破,自主研發的MEMS慣性器件與系統累計實現百萬級裝車,并獲得多家重點新能源車企...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就加強基礎研究進行第三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
12月7日,記者從深圳科技創新委獲悉,《深圳市促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發布,將進一步提高深圳市科技資...
根據《深圳市科技研發資金管理辦法》《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深圳市基礎研究項目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近日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擬對2022年度基礎研究...
無人駕駛、電子穩定、自動導航……萬物互聯時代,汽車產業的發展逐漸進入電動化、智能化和無人化的新時期,在這背后,有一項關鍵技術發揮重要作用,這就是微電子...
3月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二場“部長通道”開啟,首位回答提問的科技部部長王志剛,逐一回應了科技政策扎實落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科技領域開放合作等...
5月11日,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學基金委共同制定的《新形勢下加強基礎研究若干重點舉措》在網上公布,內容包括優化基礎研究總體布局...
近日,西安光機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湯潔研究員課題組在低溫等離子體器件研發方面取得突破性研究進展,該研究成果以“A highly cost-efficient la...
中子星(后方)發出的脈沖在經過白矮星(前方)時被減慢。這種效應使天文學家能夠測量系統的質量。圖源: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倫敦大學學院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外行星...
昨日我國科技部公布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2018年結題項目驗收結果,其中包括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2013年立項的3個項...
8月29日上午,廣東省實驗室(第三批)建設啟動會在廣州舉行。省委書記李希,省長馬興瑞,省委常委、秘書長鄭雁雄,副省長覃偉中為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先進...
引子:6大維度 評價科技強國近日,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課題組就世界科技強國評價開展研究,構建世界科技強國評價指標體系,從六大維度出發:具備充沛的經費投...
中科院院士王貽芳認為,工業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推進了我們的基礎科學研究。基礎科學研究的需求又帶動了工業水平的提高。基礎科學研究與工業界的合作,提高了...
?最近,2018年度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經過嚴格的資格審查、網絡初審、會議復審以及評審委員會終審,共有23個項目獲獎,其中一等獎7項,二等獎6項,...
哈爾濱工業大學超精密光電儀器工程研究所所長譚久彬院士撰文提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首先必須建設世界儀器強國,以及我國儀器科學與技術發展現狀,建設世界儀器...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已經在高科技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從最開始服務于國防事業的“兩彈一星”到后來的一系列的“長征火箭”、探月飛船及自己的國家空間站;...
2019年兩會期間,記者問科技部長王志剛:我國基礎研究投入和原創能力不足,我國基礎研究投入占比長期徘徊在5%左右。請問在中央財政加大支持的基礎上,科技部將如...
習近平總書記論述:“核心技術的根源問題是基礎研究問題,基礎研究搞不好,應用技術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近代科學革命...
4月17日,教育部發布通知,要求高校科研人員不得弄虛作假,騙取科技項目、科研經費以及獎勵、榮譽等,并且要求在賦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權過程中,把科研人員從報...
歷經13億年旅行,宇宙中兩個黑洞合并產生的引力波抵達地球,于2015年9月14日被美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捕捉到。這一發現填補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
最近,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牛智川團隊在銻化物半導體單模和大功率量子阱激光器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金屬光柵側向耦合分布反饋(LC-DFB)量子阱...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廣州市最近擬制訂出臺《廣州市加強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實施方案》,廣州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發布關于征集基礎研究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平...
一、加強與國內大學的合作,共同推動基礎研究,讓高校的燈塔照亮華為。沒有基礎研究,對未來就沒有感知,沒有感知就做不到領先。早些年華為開始在全球的研究布局...
科技部25日在京公布2015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實現單光子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探測到宇宙早期最亮中心黑洞質量最大的類星體和解析細胞炎性壞死的關鍵分子機制...
“我們一直在呼吁,如何在機制上對我國的基礎研究進行保障。總體來說,科學目標比較重要的領域,投入都比較大。但這些看似緩慢的基礎研究,可以打開一扇未知領域...
日前,973計劃項目“新一代光纖智能傳感網與關鍵器件基礎研究”順利通過結題驗收。該項目驗收結果“良好”...
![]() |
![]() |
![]() 粵公網安備 44010502000033號 |
粵ICP備16022018號-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