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廣東省實驗室(第三批)建設啟動會在廣州舉行。省委書記李希,省長馬興瑞,省委常委、秘書長鄭雁雄,副省長覃偉中為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3家廣東省實驗室授牌。
廣州市市長溫國輝,各承建地市的主要負責同志,廣東省有關部門、高校、研究機構負責同志出席了會議。
會前,李希、馬興瑞等會見了第三批省實驗室領銜科學家代表。
馬興瑞代表省委、省政府對新掛牌的3家省實驗室表示祝賀。
他指出,啟動建設第三批廣東省實驗室,是我省落實“1+1+9”工作部署、建設科技創新強省的重大舉措,對于全面提升我省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能力、推動科技資源均衡優化配置、促進“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戰略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廣東正全面落實中央決策部署,舉全省之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為省實驗室建設發展提供了大機遇、大平臺。
希望新掛牌的3家省實驗室搶抓機遇、聚焦主業,創新管理模式和運作機制,不斷匯聚全球創新人才,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早日取得突破性成果。
希望第三批省實驗室承建地市落實建設主體責任,強化基礎保障,優化金融和人才服務,創造良好環境;省實驗室建設領導小組及成員單位加強統籌協調,及時解決省實驗室建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共同打造一批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國際一流的省實驗室。
本次啟動建設的省實驗室主攻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具體又有哪些新亮點?
廣東省實驗室(第三批)全力啟動
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和要求,省科技廳、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等部門,采取“兩兩成組”合作模式,會同有關地市合力推進在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等領域籌建第三批廣東省實驗室。
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
采用“核心+網絡”的模式組建,由廣州市承建核心實驗室,在深圳、茂名、肇慶、云浮市設立分中心。
瞄準嶺南特色農業產業,聚焦現代生物種業、智能農機裝備與精準農業、動植物重大生物災害防控、生態循環農業、農業新型材料、農產品加工與食品安全等領域,開展現代農業基礎理論研究,突破核心關鍵技術,開發高新技術產品,打造嶺南優勢特色農業產業。
總體規劃和投入
核心實驗室擬設在華南農業大學校園內,3年啟動建設期總投入約15億元;
深圳分中心三年啟動期擬投入9億元,其他地市分中心按規劃聚焦特定農業科技領域分別予以專項投入。
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
采用“核心+網絡”的模式組建,由惠州市承建核心實驗室,在陽江、佛山、云浮、汕尾市設立分中心。
依托加速器驅動嬗變裝置和強流重離子加速器兩大科學裝置,聚焦先進核能、海上風能、氫能和可燃冰等新能源、化石能、多能互補及儲能等重點領域,著力破解能源領域重大科學問題,突破核心關鍵技術,為滿足廣東省能源需求、降低用能成本、保障能源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總體規劃和投入
核心實驗室擬選址惠州市惠東縣,結合兩大科學裝置布局建設。
3年啟動建設期預計總投入約18億元。
其他地市分中心按規劃聚焦特定能源科技領域分別予以專項投入。
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省廣東省實驗室
結合優勢產業及創新資源分布,按“兩點布局”模式由廣州、深圳聯合共建。
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