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傳書
12月7日,記者從深圳科技創新委獲悉,《深圳市促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發布,將進一步提高深圳市科技資源的使用效率,這標志著深圳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共享工作將邁上新臺階。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是開展科研實驗、加速技術攻關的利器,對于加強基礎研究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由于價格昂貴、維護費用高,開放共享意識不強,大型科學儀器主要集中在高校、大型科研機構或龍頭企業,由實驗室或課題組管理和使用。
近年來,深圳市科技創新委與發展改革委積極盤活現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存量,探索新型的公共服務模式,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共享平臺,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加快設施集群建設,減輕中小企業科研儀器購置、運維及更新換代的成本壓力,不斷提高科技資源利用價值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加強產學研協作,進一步提升深圳市高科技企業的科研實力。
深圳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共享平臺,在支撐深圳基礎研究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據統計,共享平臺已整合分析儀器、計量儀器、電子測量儀器、醫學診斷儀器、工藝試驗設備、計算機及其配套設備等14個類別的大型科研儀器。根據最新統計,市共享平臺單臺套原值超過50萬元(含)且利用市財政資金購置的科研儀器數量為4886臺套,總原值79.03億元,開放率為100%,使用率為109.1%,實現了大型科研儀器有效集中、開放共享的高效管理。進入共享平臺的大型科研儀器充分發揮協同創新效用,在深圳市組織的多次科研攻關行動中積極作為。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深圳市科技創新委積極協調南方科技大學等7家單位,調集了11臺急需科研儀器用于新冠病毒的研究,特別在離心純化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效,為新冠病毒的識別、鑒定和臨床相關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超微影像支持,為疫情防控提供強大科技支撐。該成果于2020年3月5日發布在生物領域最大的預印本發行服務BioRxiv上。
圖為清華大學蓋姆實驗室球差校正透射電子顯微鏡。深圳科創委提供
本次頒布的《管理辦法》共六章39條,明確了重大科技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的適用范圍、開放與共享、考核與獎懲、新購評審與評議等內容。規定單臺(套)利用該市財政資金投入50萬元人民幣及以上購置,用于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活動的科學儀器必須開放共享。
在管理方面,《管理辦法》強化了層級管理,建立市級開放共享協調機制,由分管科技工作的市領導作為召集人,統籌全市科技設施與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工作。規范管理單位的科技設施開放共享,根據不同科技設施類別,所屬技術領域,在方案中明確開放共享指標。
《管理辦法》鼓勵多元投入,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參與共建重大科技設施,探索組建專業的服務機構。明確了重點項目優先原則,強調開放共享優先對象,優先為國家、省、市級重大科研項目、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提供共享服務。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助力深圳市建設國際科創中心,打造國際創新生態標桿,深入落實國家、省市科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文件要求,認真落實《管理辦法》及相關配套文件,建立市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協調機制,成立科技設施和科研儀器開放共享評議委員會,開展聯合評議和考核評價與資助工作,推進共享平臺系統升級和宣傳推廣,高質量推進深圳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工作,提升深圳市創新發展能級,強化科技創新引領支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