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商網訊:隨著國家政策利好,環境監測市場的逐步發展。近期,有產業研究機構預測:2020年環境監測行業市場規模或將突破900億元,5年復合增速約為20%左右。另外,預測中還提及環境監測產業將向多功能、智能化、自動化等方向發展。
政策助推 環境監測領域將爆發式發展
據媒體此前報道,有地方環保監測中心負責人介紹,每個水環境自動監測站點建設成本超過100萬元,每年的運營成本在14萬到15萬元之間。這也意味著,僅就水環境監測領域而言,未來一年內投資額將逾1億元。
“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監測數據質量。”區別于傳統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的特殊性在于其政策拉動性和法規標準倒逼性,而政策的利好無疑是推動產業發展的關鍵。隨著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相繼出臺實施,尤其是2017年大氣十條、水十條相繼迎來終考,考核數據的客觀真實、準確權威直接關系治理成效的結果。
利好的政策無疑是推動產業發展的助推器。此前印發的“十三五”規劃明確,要“以提升環境質量為核心,”意味著環境監測行業的剛性需求已經從“十一五”的監測網絡搭建階段,“十二五”的“以污染源監測為主”的階段轉向“以環境質量監測為主”的階段。也就是,以空氣監測、水質監測、污染源監測為主體的環境監測板塊正在迎來里程碑似的發展契機。
據悉,《環保稅法》包含的監測參數十分廣泛,不僅有空氣自動監測、水質自動監測的常規監測參數,還有重金屬、VOCs、有毒有害氣體等100余種特征污染物監測參數,這些都為企業提供了發展機遇。迄今,監測板塊走勢已有所反應,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近90%。業界普遍預測,環保稅征收或將推動環境監測板塊迎爆發式發展,可預測空間將遠超250億元。
2020年將迎來900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