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信息安全與大數據技術的深入融合,政策和標準體系的完善,人才隊伍的建設,以及應用場景和解決方案的豐富化和落地化,未來的大數據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的增長。
新技術融合和標準落地將成為創新發展方向
大數據、人工智能與云計算技術趨向深度融合。2018年將是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與產業深度結合的元年,更多落地的大數據解決方案將以云計算的形式實施。
平臺化能力成為大數據企業競相角逐的新焦點。通過將數據、算法和解決方案集成到統一的平臺上,大數據企業可以提供“準標準化”的產品,快速占領市場,提升變現能力。
大數據一體機成為硬件領域新熱點。2018年,大數據一體機將陸續發布。諸如數據倉庫一體機、NoSQL一體機等多種技術相融合一體化設備將迎來高速發展。
制定標準化頂層規劃,加速技術、產品和行業標準的出臺。2018年,制定標準化方面的頂層規劃仍舊緊迫。
多層次、多類型大數據人才培養是政府關注重點
在大數據人才培養上,政府方面,設立專項基金,支持高校及企業大數據方面研究,鼓勵“產學研用”相結合。高校方面,強化學科體系建設,完善課程設計與社會實踐,培養大量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同時,加強理論攻關,創建海量數據場景下快速有效的計算和優化算法。企業方面,自建培訓學院,以項目驅動人才培養;同時,加強與高校合作,開展技術攻關。
數據安全將成為產業發展中的核心問題
在技術層面,圍繞大數據整個產業鏈,沿用最新的信息安全技術,開發大數據安全產品和服務。產業生態層面,威脅情報、網絡安全漏洞,以及攻擊等數據的即時共享成為行業協作的示范領域,未來將會逐漸向大數據安全領域擴展。未來,可以仿照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生態安全聯盟”和騰訊成立安全聯盟,建立大數據領域的安全聯盟。
IT系統的自主可控進程將不斷推進
政府構建自主可控信息安全網絡,為國產企業帶來大量市場需求。國家層面高度關注核心系統和技術自主創新,發展可信網絡前沿技術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技術,加快推進國產自主可控替代計劃落地,構建安集中全可控的信息技術體系。
以國產芯片和國產平臺軟件為核心,中國將在對與大數據產業相關的整機、工業控制、網絡設備等關鍵領域實現重要突破。
工業和健康醫療等新領域將成為未來競爭高地
隨著大數據基礎設施的完善和大數據分析技術的成熟,大數據應用場景和解決方案的拓展成為發展重點,健康醫療大數據以其巨大的產業延展空間,工業大數據以其潛在的巨大產業規模成為未來發展重點。當前,健康醫療大數據正成為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1+7+X”的健康醫療大數據規劃正在逐步成型。與此同時,隨著中國制造2025和工業互聯網戰略的推進,以預測性維護、工業互聯網平臺和工業APP為主的應用協力助推了工業大數據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