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的穩步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國對電力的需求急速增加,在新能源技術、智能技術、信息技術、網絡技術不斷創新突破的條件下,智能電網成為全球電力能源輸配電環節發展的必然選擇,全球掀起一片智能電網建設熱潮。
隨著信息、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快速、準確、經濟、實時可靠地獲得用電管理的各種數據,是進行費用的自動結算、用量分析、計量表運行狀態的檢測、負荷處理等應用管理的基礎。實施自動抄表的大環境逐漸成熟,不僅有利于供電部門信息網絡的建立,而且有利于將來城市各種信息系統的建設。
隨著采集覆蓋率的不斷提高,國家電網智能電表招標數量放緩。自2009年國家電網發布智能電網規劃以來,國家電網智能電表招標數量大幅增加,智能電表覆蓋率不斷提高。2013年,國家電網智能電表采集覆蓋率約為51%,到2017年,國家電網新裝智能電能表8695萬只,累計實現用戶采集5.2億戶,采集覆蓋率達到96.5%。2018年,國家電網智能電表覆蓋率達到98.83%,累計采集5.23億戶,新裝智能電能表4215.9萬只。與2016年相比,新裝智能電表數量降幅明顯。
近年來隨著全球主要國家對智能水表產品的大力推廣以及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房地產市場的蓬勃發展,水表產品更新升級及新增需求成為推動全球智能水表產業增長的主要動力。據統計全球智能水表年消費量從2011年的2147萬臺增長至2018年的5279萬臺。
回顧2018年,推進電表行業變化的要素:
·國網,面向創建國際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的目標,加大投入推進智能配用電網建設,為國網計量工作提供多方位的發展機遇,但智能電表增量逐漸縮小。
·國內能源互聯網的發展,為5G、中頻PLC、NB---IOT通信發展提供了多行業應用機遇。
·國內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為電、水、氣、熱能源表計及系統提供了能源計量行業綜合發展機遇。
智能電表采用功能模塊化設計有以下優點:首先,只需通過更換部分功能模塊就可以實現電表的升級換代,而無需更換整個電表,擺脫傳統電表設計中因不可更改導致的成批調換、淘汰以及系統重構的缺陷;其次,由于功能的模塊化和結構的標準化,改變電力公司過于依賴某一電表廠家產品,并為規范電表的研發提供了可能;第三,可以通過現場或遠程升級更換故障模塊,提高可維護性并節省維護費用。
節能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項長遠戰略方針,智能電表和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產品是實現階梯電價的物質保障前提,是國家發改委鼓勵類產品,國家相關政策、措施為智能電表及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產品的后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必將會推動其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