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18年,受國際形勢和不斷發展變化的國內環境影響,我國工業生產銷售增速放緩,制造業投資動力不足,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資本市場從全年整體表現來看,領跌全球。盡管如此,2018年我國工業激光與相關產品市場規模達855億元,同比增長18.6%,相比2017年增長有所放緩。2019年,雖然上市公司各項數據還未出爐,但我們預測增速仍可保持在8%~10%區間。縱觀2019年,國際環境風險和挑戰不斷,中國經濟顯示出強大的韌性,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態勢。
工業激光器頭部企業一直是主導市場競爭的重要因素。價格戰過后,市場格局也進行重新劃分,如今已跨入2020新年,布局新一年市場的工作已悄然在各公司展開,企業品牌化戰略布局正以三新方式助推發展,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均等待著最佳切入市場的時機,參與者越來越多,市場越來越大,但如何在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了企業主們共同思考的難題。
近年來,中國激光產業發展越來越倍受關注,無論是傳統制造還是新興制造業,采用激光加工技術解決方案都成為時下的熱點甚至是潮流趨勢。沿著時間軸追溯,大族、華工、IPG、通快等國內、國際品牌企業曾經熠熠生輝,他們在推動激光技術應用方面的成就為激光界所自豪,成為一代人的回憶。時代變遷,如今激光圈已日益強大,年產值正向著千億行業邁進。每年行業都有不少新增企業,然而,市場同質低端的價格競爭必將帶來行業大洗牌,2020年必將有一批企業逐步消失在浪潮之中。
20年前,應用層對于激光技術應用還處于萌懂階段,如今已跨越世紀,行業發展已進入成熟時期,激光對用戶而言已清晰明了,我們不得不注視——“品牌化服務”的風,刮起來了。激光打標、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熔覆、激光顯示、激光醫療……這些曾幾何時與制造業如此貼近,隨后在航天航空、汽車制造、食品追溯、鈑金加工、電子精密制造、家居生活用品等行業得以廣泛應用,各個領域都在加入這場與激光融合的先進制造潮流中,如今已是大勢所趨。趨勢是不可逆轉的,正如“飛豬”理論所言,踏對節奏想不發展都難。
2020年,本媒將從三個方面提供一些參考,不當之處還請海涵。
行業方面
手機制造應用激光加工方式已是不爭的事實,5G時代的到來,給予了智能手機市場新的希望,2020年,5G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占智能手機總出貨量的8.9%,到達1.235億部。無論是5G還是4G手機,手機存量市場的競爭都將會給精密激光加工設備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汽車制造更多工序采用激光加工的方式已然是趨勢。如今,中國汽車產業正處在由“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型的重要歷史時期,中國將成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核心。白車身激光焊接、零部件激光切割、焊接、零部件激光打標……在汽車內部有成千上萬個零部件,相信總有您能對接上的部分。
特斯拉的進場改善了國內市場對電動車的消費預期,大街上的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動力電池作為動力來源,其電芯、模組、PACK生產環節應用激光加工已越來越成熟。極耳、翻轉片、封口、匯流排、PACK模組、注流孔封裝等部位加工形成了對激光焊接設備的需求。這塊巨大的蛋糕吸引許多激光企業的參與,然而客戶極其專業的訴求又讓人望而卻步。
我國是塑料制品生產大國,近年來塑料激光焊接作為一種新型的塑料連接方式,被廣泛應用于汽車、新能源、醫療、消費電子、食品等行業,遺憾的是目前塑料激光焊接市場局面還未打開,國內一些涉足塑料激光焊接的企業還只能做一些低端的應用場景,高端市場基本無緣涉足,技術和應用場景未來還具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產品方面
手持式激光焊接設備發展趨勢已是燎原之勢。已推出自有品牌手持式激光焊接設備的企業達幾百家之多,市場價格競爭也異常激烈。2020年,國內手持式激光焊接設備市場將達到20億的規模,既是市場爆點,也將是一片市場紅海。
去年還只有不到10家從事超快激光器研發、生產的企業,今年已增至30多家。3C電子、醫療等高端精密加工市場需求的大幅增長,使超快激光成為激光產業一個強有力的增長點。5G手機的大量上市也將直接拉動精密加工設備需求,需求主要分布在玻璃切割、藍寶石切割、陶瓷切割方面。我們預測:2020年國內超快激光器市場需求在2000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