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iiMedia
Research的指數,今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增長169.2%,達到3500萬。去年7月,小米手環上市,截止到6月30日,小米手環總銷售量突破600萬,一躍成為全球手環銷售量第二的互聯網公司。此外,一些中小CP也不容小覷,比如拿到B輪融資的咕咚手環,運動領域滕海視陽(體記憶),健康醫療領域的九安醫療、寶萊特等。
此外,三星、蘋果、Pebble的智能手表也加速了可穿戴市場的發展。依據IDC報告,三星在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為60萬,是惟一一家進入前五的Android Wear智能手表生產商。Pebble在2014年銷售了70萬塊智能手表(預計今年為80萬),雖然銷售數量遠不及手環類可穿戴設備,但作為智能手表,這個銷售業績亦不是小數目。
Apple Watch作為蘋果推出的首款可穿戴產品,其剛問世就受到極大追捧,Apple Watch上市首日預定量愈百萬,遠遠超過預訂量超過Android手表的全年銷量。雖然Apple Watch后續的表現讓人失望,但是,從Apple Watch首日面世的市場反映也可以看出,用戶對于智能手表的期待還是很高,也就是說,如果能把產品做的更好,可穿戴市場非常廣闊。
總之,隨著巨頭廠商和資本市場的加入,可穿戴市場已然成為風口浪尖的產業。
可穿戴產品的四道坎
從市場角度上看,可穿戴領域頗熱,但是從發展潛力來看,可穿戴市場前景堪憂。
此外,三星、蘋果、Pebble的智能手表也加速了可穿戴市場的發展。依據IDC報告,三星在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為60萬,是惟一一家進入前五的Android Wear智能手表生產商。Pebble在2014年銷售了70萬塊智能手表(預計今年為80萬),雖然銷售數量遠不及手環類可穿戴設備,但作為智能手表,這個銷售業績亦不是小數目。
Apple Watch作為蘋果推出的首款可穿戴產品,其剛問世就受到極大追捧,Apple Watch上市首日預定量愈百萬,遠遠超過預訂量超過Android手表的全年銷量。雖然Apple Watch后續的表現讓人失望,但是,從Apple Watch首日面世的市場反映也可以看出,用戶對于智能手表的期待還是很高,也就是說,如果能把產品做的更好,可穿戴市場非常廣闊。
總之,隨著巨頭廠商和資本市場的加入,可穿戴市場已然成為風口浪尖的產業。
可穿戴產品的四道坎
從市場角度上看,可穿戴領域頗熱,但是從發展潛力來看,可穿戴市場前景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