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藥監局在其網站發布《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于履行<關于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通知》表示,已經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的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原注冊證在證書有效期內繼續有效;注冊證有效期屆滿可以申請延續注冊,但限定其注冊證有效期不得超過2025年12月31日。此外,已經按照醫療器械受理的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繼續按照醫療器械進行審評審批,準予注冊的,發給醫療器械注冊證,限定其注冊證書有效期不得超過2025年12月31日。
雖然從2005年起,歐盟委員會就要求水銀溫度計在市場上消失。但是實際情況是多數醫院、社區仍然在使用水銀體溫計。
資料顯示,汞俗稱水銀,是常溫下唯一呈液態的金屬,大量應用于各種產品和工藝中。汞及其化合物的產生、使用和排放會造成環境污染,嚴重時引起人類和哺乳類動物神經、免疫、生殖系統的機能紊亂,尤其對胎兒和孕婦有較大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受新型疫情影響,全國各地對非接觸式的紅外測溫儀器的需求持續提升。而隨著防疫和復工需求加大,讓紅外線測溫產品一下成為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而此次禁令一出,隨著傳統水銀溫度計的退出市場,或將刺激紅外測溫設備的應用需求進一步增長。
據頭豹研究院整理,常見的紅外線測溫產品可以分為便攜式、在線式以及紅外測溫系統三類。其中,便攜式紅外線測溫儀應用場景廣泛,在線式紅外線測溫儀主要應用于工業制造,紅外測溫系統主要應用于車站、機場、醫院、大型工廠等人員密集場景的體溫篩查。
而在一眾紅外測溫產品中,額溫槍的應用需求增長最為明顯。額溫槍主要應用于便攜式的測溫場景。額溫槍的工作過程為利用熱電堆紅外傳感器探測被測對象的溫度,之后借助數字電路進行信號放大處理,并由MCU進行數據分析,最終在LCD等顯示模塊輸出溫度信息。
據東吳證券對額溫槍在產業活動單位、物業社區和學校的需求空間進行的測算:以全國人口為13.93億計,全國額溫槍的人均保有量約為0.03臺/人,假設全球額溫槍的人均保有量為0.02臺/人,以全球人口為75.94億計,則全球額溫槍市場的需求量約為1.52億臺,需求空間十分廣闊。
與紅外熱成像測溫系統相比,額溫槍的使用便捷,且產品成本低,可以有針對性的對被測對象進行快速體溫檢測,在物業社區、學校和家庭場景的應用十分廣泛。
當前時點,額溫槍等非接觸式的紅外線測溫設備的應用需求快速增長。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各國陸續啟動應對措施以控制疫情發展,其中,紅外線測溫是疫情篩查、診斷和防控的重要方式之一。非接觸式體溫檢測設備具有安全、快捷、精度高和讀數直觀等優勢,在醫療、公共衛生和消費電子等場景中均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財聯社梳理紅外測溫概念相關個股:
漢威科技:公司生產的紅外檢測產品屬于市場上額溫槍產品的核心傳感器。
華盛昌:公司持有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目前公司有生產非接觸額溫槍,測溫計等產品。
高德紅外:公司生產的紅外測溫系統產品已應用在機場,火車站等人流量大的場所。
長榮股份:子公司榮聯匯智推出的AI紅外體溫檢測通道方案是與高校院所合作聯合研制的,目前已有若干訂單。
英飛拓:AI體溫預警系統,集成紅外熱成像和人臉識別等無感檢測技術,實現多目標人員體溫異常預警,已經在全國多個城市安裝,將會加快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