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 手機套片價格已跌到6塊多錢,非常低。在運營費支出沒有明顯縮減的情況下,價格越低,毛利率和凈利潤就越低。”一芯片公司人士表示,高通的降價導致聯發科、展訊跟進降價。據了解,受WCDMA(3G)芯片出貨量大幅增加影響,展訊預計2015年的銷售收入比往年將有20%的提升,不過受到4G及3G 芯片毛利率下降的影響,展訊的毛利率也將出現下降。
誰當了資本熱的“炮灰”?
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的18個月中,集成電路領域中國企業參與的大型投資并購,超過2005~2012年8年間總和的60倍,在全球集成電路投資大幅下滑的情況下,中國市場卻成為了一個特例。
而繼2014 年國家集成電路基金成立后,各地也采取積極措施跟進,地方版產業基金和產業聯盟相繼成立。僅7、8兩月,三個省市均落地相關產業措施。8月5日,總規模不低于300億的湖北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正式在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注冊成立。7 月底,廈門和遼寧也成立了產業聯盟,各路資本競相追逐,集成電路熱度不減。
現在是不差錢了,但是技術上仍處于關鍵的爬坡期,現在一些芯片技術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落后國外頂尖公司一兩年。目前大基金的投資路線比較保守,但民間資本卻很活躍。
但事實上,投資集成電路風險并不小,并且,一些被資本盯上的公司PE已經很高了,見效卻還要好幾年。
可以看到,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中國資本市場頻頻傳出對國外半導體企業競購的消息。例如,中芯國際擬購韓國東部高科、CEC和大唐電信參與競購Marvell、武岳峰資本參與競購ISSI等等。
集成電路制造企業的特性決定了它們始終會面臨全球市場的激烈競爭,只有掌握最先進技術的企業才能享受到高的利潤率,同時集成制造企業對于資金的需求會隨著工藝的演進,不斷增加,如何集合產業鏈上下游之力,縮短研發時間、節約成本是中芯國際的訴求。僅僅是資本的支撐并不能讓企業實現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