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燃氣企業來說,天然氣能量計量從技術角度上實施并不難,但必須早起步,并做好規劃,這一點非常必要也很重要,尤其是城市燃氣門站以下工商業與居民用戶能量計量方案。對設備生產企業來說,急需推出國產化的天然氣能量計量及相關組分檢測及分析設備,以降低未來市場大規模應用和推廣的投資成本。
去年9月,環球表計在重慶舉辦的“天然氣能量技術研討會”上,山東思達和浙江理研科技看準國家推行的天然氣能量計量計價體系,雙劍合璧聯合推出一款“實時在線(非間歇式)天然氣能量計量裝置”,裝置的關鍵部件是思達特測控生產的AS超聲波流量計和日本理研的OHC-800熱值儀,高精度的密度檢測和高精度的熱值檢測與高精度的流量計組合,既形成了高精度的天然氣能量計量裝置,又形成了高精度的質量計量裝置!
燃氣展上,金卡智能產品部經理曹峻林介紹了金卡目前在天然氣檢測領域推出的最新技術方案,將色譜分析解決方案與渦輪腰輪表結合應用,精度相對傳統計量更高。他表示在國家出臺能量計量政策之前,色譜計量概念少之又少,價位也相對較高,如今順應行業趨勢,現在能量計量已成為未來方向,熱值測量本應通過色譜或者熱值儀來實現,但由于熱值儀功能單一且精度低于色譜分析儀,因此,未來色譜分析新技術將占據中國燃氣儀表市場,應用潛力非常大。金卡智能副總裁王勇就色譜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計量技術上的優勢做了詳細分析,以TGC在線色譜分析儀為核心,分析了其結構特點并詳細闡述了其技術優勢,并做了首個國產在線色譜分析儀及能量計量解決方案的發布。
回頭看燃氣能量計量中關鍵的設備熱值儀,早期并沒有在國內廣泛使用,究其背后原因主要是產品尚未獲得中國計量院相關部門的的認證標準。隨著天然氣能量計量新政的推進加速,將會為燃氣計量與檢測技術的拓展升級提供更大的市場機遇,未來獲得國家認證及準入后的熱值儀在能量計量領域將會獲得廣泛的使用,也會促進國內龍頭企業加大能量計量表計、色譜分析及熱值儀等能量計量領域相關計量與檢測分析設備的研發。
今年10月,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天然氣發熱量、密度、相對密度和沃泊指數的計算方法》等106項推薦性國家標準,其中幾項涉及天然氣測定,與百年大變局下的天然氣能量計量息息相關。中國城市燃氣協會遲國敬專家在環球表計10月舉辦的“天然氣能量計量高級研討班”就“跟上天然氣能量計量行業變革的時代步伐”做了行業總結性發言,針對中國城鎮燃氣發展現狀、城鎮燃氣種類及變化、天然氣能量計量的必要性以及“十四五”行業發展方向,希望相關行業從業者們能夠緊跟時代變革的步伐,無論從技術應用、產品研發還是設備制造都要勇于創新加快發展,為國家的燃氣能量計量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努力追趕國外先進國家的燃氣能量計量水平。
物聯網、云服務在燃氣行業的持續規模化應用,不斷提升終端用戶的使用體驗感
龍頭企業在不斷提高燃氣計量產品技術水準的同時,更加發力提高終端用戶的使用體驗。無論是運營商通過5G技術和物聯網打造的將燃氣產業上下游企業聯系在一起的平臺化管理系統,還是燃氣表生產制造企業的表計終端產品和設備,都有物聯網、云服務的身影。借助飛速發展的物聯網和云服務技術,通過智慧燃氣大腦系統將燃氣生產運輸調度等多項分散的任務集成在一起,通過云生產、云調度等子系統,用戶可以在同一個系統內就能夠完成對過去分散在多地的離散式目標的控制。
2020年上半年,國內天然氣市場總體增長趨勢并沒有因為疫情席卷而受到影響,物聯網智能燃氣表更是在疫情期發揮獨特優勢。App、自助繳費終端、互聯網等方式,用戶可進行在線充值、查詢、管理等。遠程服務在疫情期間的保供中上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更是積極推進了物聯網智能燃氣表的應用。燃氣表上市企業的年中報中,可以明顯看到領先的燃氣行業企業在燃氣計量技術及產品外,在物聯網和云技術服務上的布局。
金卡打造1個平臺+N個終端的物聯網公用事業生態體系,進一步拓展公司物聯網智慧公用事業解決方案;威星智能不斷提升物聯網解決方案,通過“云、管、端”一體的設計理念,涵蓋民用、商用和工業全方位滿足燃氣公司的業務需求;先鋒電子的智慧能源智能計量大數據應用研究院被認定為省浙江省級企業研究院;青島積成圍繞“超聲波計量”和“智慧市政”兩個板塊成硬件終端制造和軟件信息化系統各自具備獨特優勢和競爭力。
談及燃氣行業的數字化和物聯網應用,秦川物聯智聯未來的一位工程師認為在技術軟件迭代速度飛快的今天,數字化物聯網技術可以在現有系統內充當橋梁,即中間的數據集成器,比如在計量過程中存在問題可提供一整套的解決方案,也可給予模塊式的系統解決方案或查漏補缺,甚至提供數據庫的幫助。若系統比較成熟完善,也可提供系統優化并提供數字應用等幫助,這個技術的市場潛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