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晧博士認為,毫米波的移動化是關鍵,5G毫米波部署的初期側重于智能手機。高通開發的毫米波模組在非常緊湊的尺寸中集成了天線、射頻前端和收發器,一部手機可以采用多個這種模組,不僅滿足智能手機緊湊纖薄的設計需求,同時滿足功耗需求并提供最大化的性能。
5G毫米波的應用場景
5G毫米波適用于三大應用場景:室內外交通樞紐/ 場館等熱點覆蓋;工業互聯網等行業應用;家庭/寫字樓等無線寬帶接入。它能夠滿足相關業務對于大帶寬、低時延、精準定位、靈活部署等方面的需求。截止2020年8月,全球已有包括美國、日本和韓國在內的22家運營商部署了毫米波5G系統,超過120家運營商正在積極投資毫米波。目前主流的移動通信設備提供商都已經推出了支持5G毫米波的基站設備,芯片廠商和終端設備廠商也已經發布了超過100款的5G毫米波產品。
中興通訊首席產品規劃專家王建利博士認為,5G毫米波將在2022年成為運營商補熱的重要方案。中興通訊及其他通信廠商正在積極開展5G毫米波的研發、功能測試、外場試驗,為毫米波規模商用做好準備。他認為5G毫米波建設要遵循“道”、“法”、“術”。所謂“道”,是指要從根本上解決毫米波覆蓋差的問題;“法”,是指基于毫米波特有的波束特征,設計獨特的陣列天線架構、波束算法、反射板技術;“術”,則是指積極參與3GPP標準的制定,吃透技術細節。
按照中國IMT-2020(5G)推進組的統籌規劃,中國將分三個階段推進5G毫米波的試驗工作:2019 年重點驗證5G毫米波關鍵技術和系統特性;2020 年重點驗證5G毫米波基站和終端的功能、性能和互操作;2020到2021 年開展典型場景應用驗證。中國聯通研究院無線技術研究部副主任李福昌表示,目前聯通除了重點打造三大場景—基于網絡的數據熱點、場景智慧園區和基于合作伙伴的服務保障外,還將通過開展冬奧場景的毫米波試點驗證帶動國內毫米波產業鏈加速發展,預計將于2021年6月完成冬奧場館設備部署。
中國移動研究院無線技術研究所副主任李男表示,從中國移動的角度來看,毫米波有望在2022年具備規模商用的能力,以SA為基礎部署毫米波網絡對運營商來說會是比較理想的選擇。中移動將考慮采用載波聚合、雙連接的部署方式與6GHz以下頻段進行配合,以解決毫米波部署瓶頸。外場測試數據顯示,24.75-27.5GHz頻段下采用3DEU結構時,測試帶寬支持100M、200M、400M和800M,小區峰值速率可以達到14.7Gbps,用戶時延1-1.5毫秒,與理論分析數值吻合,有效提升了對毫米波的信心。
結語
5G毫米波具有頻率資源豐富和帶寬大、易與波束賦形技術結合、可實現極低時延、可支持密集化部署,以及可進行高精度定位、等技術優勢,能夠充分釋放5G 的潛能,將成為5G 下一階段重點部署的核心技術。目前5G毫米波產業鏈和標準化組織針對5G毫米波的各種問題提出了許多創新解決方案,從芯片、模組、系統到終端的整個產業鏈都基本達到商用化成熟階段。從2022年開始,5G毫米波將在全球和中國市場掀起又一波5G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