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雷科防務日前表示其4D毫米波雷達初步完成研發,開始對接客戶。聯合光電表示公司可提供4D毫米波雷達產品。華設集團也表示,公司合資的江蘇源駛科技目前已經初步完成系統設計,射頻和天線設計,正在進行仿真驗證,并同步開展暗室測試及預研工作。
歐菲光日前也表示,公司在4D毫米波雷達方向布局多款產品,包括4D中長距雷達、4D成像艙內雷達、4D數字成像雷達等。同時,公司積累豐富的雷達傳感器算法和研發經驗,如MIMO算法、超分辨算法、目標識別等算法。
公司已部署4D數字成像雷達,該款產品采用業內領先的數字編碼調制技術(DCM),集成了12Tx16Rx的車規級單芯片方案。相較于當前的模擬雷達,數字雷達的分辨率提升16倍,目標檢測能力提升24倍,對比度提升30倍,檢測能力大幅提高,從而為駕駛員、乘客、自行車騎行者及行人在內的所有道路使用者帶來更高的道路安全性。
小結
從目前情況來看,4D毫米波雷達相比于普通毫米波雷達,在性能上具備更多優勢,能夠解決此前智能駕駛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無法識別靜止物體的問題。與一直受追捧的激光雷達相比,其成本遠遠低于激光雷達。綜合來看,在現階段,4D毫米波雷達被認為是較優的方案。
不過問題也存在,4D毫米波雷達還需要克服復雜電磁環境中的干擾因素,尤其是應用4D毫米雷達的車輛不斷增多,抗干擾能力更是廠商需要面對的問題。可以看到一些廠商也在思考信號修正機制,開發一些算法來解決干擾的問題。
整體而言,目前4D毫米波雷達市場玩家眾多,車企也樂于選擇搭載,不過其距離成熟商用仍然還有一段路。另外相比激光雷達,4D毫米波雷達的極大優勢是成本低,那么未來如果激光雷達的成本能夠下來,4D毫米波雷達的前景能否如預期那么好也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