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商情網訊:一直以來,OLED被視為未來顯示技術的方向,但受困于生產良品率低及成本高等因素,導致出貨量低,無法大規模應用。
然而,8月以來,創維和康佳在新產品中相繼選擇了OLED顯示技術,大舉進軍4K OLED電視產品線。但國內另一大彩電巨頭海信在8月24日的媒體溝通會上表示,將不會使用OLED技術,力挺自家的ULED技術。彩電巨頭的技術路線出現分化。
有趣的是,這樣一場有關技術方向的選擇帶出了一場賭局:8月25日,創維集團營銷總部市場部總監楊孝駿表示,個人愿出3萬元賭海信在3年內必定會進入OLED市場。他認為,OLED是一個跨時代的變革,其可卷可曲的特性為顯示技術帶來了充滿想象的未來。不過,海信電視技術研發帶頭人曹建偉仍表示,目前OLED電視仍有技術缺陷,不具備推廣條件。
多位接受筆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彩電企業間有關技術路線的分歧實質上是由上游的面板廠商在主導。
面板商主導OLED產業
目前,彩電業出現了兩種顯示技術方向:一種是以OLED為代表的全新技術,自發光、柔性以及畫質表現十分出色;另一種是以量子點等技術為代表的改良派,試圖通過改良液晶技術從而達到或超過OLED的顯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