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紅外熱成像儀行業經歷了顯著的擴張,行業內企業數量持續上升,產業規模日益擴大。隨著下游需求的不斷增長,供應規模也在不斷擴大,2021年我國紅外成像儀的供應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642.68萬臺。從市場需求方面來看,中國軍用紅外熱像儀市場規模2021年達389.93億元,而民用市場規模也提升到了365.41億元。展望未來市場趨勢,隨著紅外熱像儀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它有望向全國各個領域滲透。尤其是民用領域,紅外熱像儀市場有望出現爆發性的增長,這將為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巨大的潛力。
另外,據預測,我國的軍用紅外熱成像儀市場規模將達到370億元。考慮到每十年為一個更新周期的規律,這意味著每年的平均市場需求將達到37億元。從行業整體來看,我國的紅外熱成像儀市場呈現出相對較高的集中度。2020年的數據顯示,市場上前三名的企業總規模達到了54.44億元,占據了市場份額的26%;而前五名的企業總規模更是達到了63.57億元,占據了市場份額的30%。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公共場所如機場、醫院、學校、商場和倉庫等均加大了人體溫度監控系統的投入,導致紅外熱成像儀的需求量急劇上升。為了應對這一市場需求,許多企業紛紛加強了在紅外熱成像儀行業的業務布局。例如,大華股份和??低暤绕髽I迅速進軍紅外熱成像測溫設備市場,并成功推出了一系列相關產品。據各公司公開的年度報告顯示,2020年,高德紅外在紅外熱成像業務方面的收入達到了驚人的28.86億元,顯示出其在市場上的明顯競爭優勢。
2020年,美國FLIR公司以35%的市場占有率在全球紅外熱成像整機出貨量中位列首位。中國的高德紅外、海康威視、睿創微納、大立科技位列第二、三、四、七位。從全球紅外熱像儀行業代表企業的分布來看,美國的占有率相對較高,占比45%,而中國則緊隨其后,占比44%。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企業在全球紅外熱像儀市場的占有率有了顯著增長,相較于2019年提高了29%。
紅外熱成像儀行業政策
紅外熱成像儀行業政策主要由國家和地方政府制定,旨在規范行業發展,保護消費者權益,促進技術創新和市場競爭。政策內容涵蓋行業準入、產品質量、技術研發、市場推廣等多個方面。例如,政府會設定嚴格的產品質量標準和安全規定,以保障消費者的使用安全;同時,也會提供各種財政支持和稅收優惠,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此外,政府還通過設立專門的行業協會或組織,推動行業內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合作,提升整個行業的競爭力。
紅外熱成像儀行業存在的問題
紅外熱成像儀行業在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廣泛應用于軍事、醫療、工業、安防等領域。然而,這個行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首先,技術更新換代速度快。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紅外熱成像儀的技術也在不斷進步,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層出不窮。這就要求企業必須不斷投入研發,以保持其產品的競爭力。然而,研發投入大,回報周期長,這對于許多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大挑戰。其次,市場競爭激烈。由于紅外熱成像儀行業的技術含量高,進入門檻相對較高,但一旦進入市場,競爭就非常激烈。許多大型企業和國際知名品牌都在這個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這使得中小企業在市場上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
再者,產品標準化程度低。目前,紅外熱成像儀行業的標準尚未完全統一,這就導致了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往往難以判斷其性能和質量。最后,行業監管不足。雖然政府對紅外熱成像儀行業的監管力度在逐漸加強,但由于行業發展迅速,監管力度仍然難以跟上行業的發展速度。這就導致了一些不合格的產品流入市場,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紅外熱成像儀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紅外熱成像儀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是相當廣闊的,預計將會在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紅外熱成像技術將會越來越成熟,其圖像質量和分辨率也將會不斷提高。這將使得紅外熱成像儀在軍事、安防、消防等領域的應用更加廣泛,為這些領域的安全和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發展,紅外熱成像儀也將會與這些技術相結合,形成更加智能化的監測和控制系統。例如,可以將紅外熱成像儀與物聯網傳感器、云計算等技術相結合,實現對森林火災、城市安全等領域的實時監測和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