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國柔性傳感器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并受益相關政策指引
隨著國內制造業的升級和智能化需求的增加,柔性傳感器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將不斷增加。我國政府一直重視新材料、新能源、新技術等領域的發展,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政府的政策支持將進一步推動中國柔性傳感器行業的發展與壯大。根據智研咨詢顯示,中國柔性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增長速度較快,2022年中國柔性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為21.12億元,其中,市場主要分布在華北、中南、華東地區,占比分別為19.84%、34.66%、27.79%。
4.柔性傳感器在消費電子領域需求持續增長,人形機器人等新興領域應用進一步推動市場擴容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消費品市場之一,柔性傳感器在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消費電子產品中的應用持續增長,并將在新興領域得到進一步發展。例如,中國工業自動化、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展將推動柔性傳感器在工業應用中的應用增長。根據智研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柔性傳感器需求量為4923.1萬個,年產量為1634萬個,國產化率也在逐步提高,2022年中國柔性傳感器國產化率為32.50%。
07 電子皮膚及柔性傳感器相關公司
1.漢威科技
漢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9月在河南成立,并于2009年10月在深交所創業版首批上市,是國內知名的氣體傳感器及儀表制造商、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以傳感器為核心,將傳感技術、智能儀表技術、數據采集技術、地理信息和云計算等物聯網技術緊密結合,形成了“傳感器+監測終端+數據采集+空間信息技術+云應用+AI”的系統解決方案。
以傳感器為核心,打造物聯網生態圈持續競爭優勢。公司通過多年發展,形成了以傳感器為核心、擴展到下游儀器儀表、物聯網平臺和行業應用的完整物聯網生態圈。通過傳感器材料、設計、工藝等技術筑高行業壁壘,通過下游儀器儀表和物聯網應用擴大業務規模,打通傳感器直通應用的市場渠道和信息通道,指引傳感器創新發展方向;通過物聯網平臺和解決方案的高客戶粘性,穩固并促進傳感器、儀器儀表業務的可持續發展。生態圈各業務品類相互支撐、相互促進,互相賦能,并具備內生成長、有序擴張能力。
傳感器、儀器儀表與物聯網業務三者高度耦合,彼此賦能。從具體產品來看,公司主營傳感器、智能儀表、物聯網綜合解決方案三大業務。從三者融合發展關系來看,公司作為國內最早能夠生產六大門類氣體傳感器的企業,依托二十余年的技術積累與技術平臺優勢,不斷進行原有產品的升級迭代和新產品的技術研發,提高市場競爭力的同時為下游的儀表和物聯網技術平臺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撐;儀表產品能夠發揮傳感器創新優勢,提高產品毛利率,同時也能產生數據上傳到物聯網平臺;物聯網平臺也能和儀表相互助力,通過物聯網平臺在客戶的布局,儀表進入客戶也更加容易。此外,儀表和物聯網的發展又能拉動傳感器產品需求,助力研發。
傳感器業務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并在多領域實現新突破,推動營收高速成長。24H1公司傳感器業務繼續深耕于傳統安防、環保行業,持續提升催化傳感器、紅外光電傳感器等產品性能,部分傳感器工藝驗證定型投產,產品關鍵參數指標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公司持續優化傳感器業務產品結構,24H1高毛利產品銷售占比提升,使得傳感器業務毛利率有所提升。在市場拓展方面,在安防市場,公司在催化、MEMS、工業電化學領域加速搶占市場份額,實現同比較大增長;在家電市場,借助傳感器+解決方案的優勢,市場布局陸續取得成效,家電類傳感器實現大幅增長;在汽車市場,公司規劃布局了舒適性、安全性、智能化三大產品線,完成AQS、CO2、PM2.5、氫氣泄露監測等產品的升級,產品定點取得了新的突破;在醫療市場,24H1公司超聲波氧氣傳感器推向了市場,為后續醫療市場打開了新的局面;24H1傳感器業務實現營收1.55億,同比增長44.61%,公司在多領域實現新突破,有望推動傳感器業務繼續高速成長。
2.申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