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互聯網、互聯網+、信息消費、物聯網等業務的不斷增長,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不斷深化,信息通信設備的需求仍將長期持續增長。
2020年目標,信息通信設備產業技術和產業能力進入世界強國行列,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和創新體系。2025年,我國信息通信設備產業體系更加完整、創新能力和整體實力大為增強,產業綜合實力位列世界強國前列。
未來,路線圖建議對接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積極宣傳我國信息通信領域知識產權取得的成果,繼續優化知識產權商業和法律環境、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營、推動自主知識產權國際運用;繼續培育和優化我國信息通信設備產業市場,繼續支持已有重大專項,建議鼓勵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間、企業與政府間以及行業市場之間的協同合作;5G頻譜規劃將移動通信、廣電、衛星、軍民融合等頻譜需求統一考慮,實現頻譜利用價值的最大化和相關產業融合發展;落實“一帶一路”重大戰略,探索“資本+產業”、“建設+運營服務”的“走出去”新模式,建議建立部際協調機制并設立“走出去”專項基金,推動我國信息通信設備產業“走出去”,打造信息絲綢之路。
操作系統與工業軟件:基本形成技術標準與生態體系
操作系統與工業軟件是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石,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要素。發展實時工業操作系統及高端制造業嵌入式系統、以工業大數據平臺與制造業核心軟件為代表的基礎工業軟件、面向先進軌道交通裝備、電力裝備、農業裝備、高檔數控機床與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與高技術船舶等重點領域的工業應用軟件,對我國工業領域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義。
新一代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是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其核心是將以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制造業深度融合,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應對發達國家把控傳統操作系統與工業軟件核心技術,主導國際工業競爭話語權的現狀,依托我國作為“制造大國”的戰略必爭和優勢產業,利用中國互聯網生態與應用的全球領先者地位,緊緊抓住新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提供的歷史機遇,實現操作系統自主可控,結合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工業軟件的重構與跨越發展。
到2020年,我國將突破部分關鍵核心技術,基本形成中國工業軟件技術標準與生態體系,中低端市場占有率超過30%。聚焦生產效率提升與服務型制造,自主“云端”+“終端”工業大數據平臺在重點行業的應用普及率超過40%。
到2025年,絕大部分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我國將形成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統與工業軟件及其標準體系,自主工業軟件市場占有率超過50%。“互聯網+”智慧工業云在重點行業的應用普及率超過60%。形成基于智能化互聯產品和自主工業軟件的工業互聯網。
路線圖建議,我國支持跨界產業聯盟,以制造業企業為主體,鼓勵相關企業等加入工業應用云平臺生態系統,開展跨領域資源和價值鏈整合,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工業生態系統;構建標準體系,鼓勵中國企業參與到國際主流開源社區,成為具有投票權的理事單位。加強工業操作系統與軟件標準的制修訂工作,鼓勵有實力的單位牽頭制定國際標準。建立操作系統與工業軟件的國家評測與認證標準體系。
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設備:基本建成核心信息設備標準體系
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設備是制造過程各個環節實現信息獲取、實時通信和動態交互及決策分析和控制的關鍵基礎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