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增長率15%
傳感器已應用到人類社會生活、生產的各個方面。如智慧醫療和健康監護、汽車和車聯網、智能電網、智能制造、軍事等。
以可穿戴設備為例,據全球居領先地位的關鍵信息、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供應商IHS的數據顯示,單個可穿戴設備所用傳感器的平均數量將從2013年的1.4顆增長為2019年的4.1顆,總出貨量將從6700萬顆上升至4.66億顆。
為滿足物聯網等應用的各種需求,傳感器將出現大量技術創新,如基于新原理和新機制、使用新材料、引入微納米加工工藝等,推動傳感器在實現高性能、高可靠、微型、低功耗、低成本的同時,向面向應用、智能、開放架構、系統化等方向發展。面向應用由傳感器自身屬性所決定,傳感器只有通過與應用需求的緊密結合,才能形成規模效益和提高盈利能力。
來自工信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中國傳感器產業白皮書(2015)》的數據顯示,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已從2010年的720億美元迅速上升至2014年的126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15%。未來5年將保持10%~20%的增長速度。
物聯網等新興產業的迅速興起使得傳感器的地位不斷提升,成為世界各國搶占發展先機的一個重要領域。中國亦將傳感器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2012年2月工信部發布的《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2013年2月國務院下發的《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及2013年9月由國家發改委會同多部委印發了《物聯網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13-2015)》等,都已把傳感器的研發和產業化列為發展重點。
傳感器已應用到人類社會生活、生產的各個方面。如智慧醫療和健康監護、汽車和車聯網、智能電網、智能制造、軍事等。
以可穿戴設備為例,據全球居領先地位的關鍵信息、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供應商IHS的數據顯示,單個可穿戴設備所用傳感器的平均數量將從2013年的1.4顆增長為2019年的4.1顆,總出貨量將從6700萬顆上升至4.66億顆。
為滿足物聯網等應用的各種需求,傳感器將出現大量技術創新,如基于新原理和新機制、使用新材料、引入微納米加工工藝等,推動傳感器在實現高性能、高可靠、微型、低功耗、低成本的同時,向面向應用、智能、開放架構、系統化等方向發展。面向應用由傳感器自身屬性所決定,傳感器只有通過與應用需求的緊密結合,才能形成規模效益和提高盈利能力。
來自工信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中國傳感器產業白皮書(2015)》的數據顯示,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已從2010年的720億美元迅速上升至2014年的126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15%。未來5年將保持10%~20%的增長速度。
物聯網等新興產業的迅速興起使得傳感器的地位不斷提升,成為世界各國搶占發展先機的一個重要領域。中國亦將傳感器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2012年2月工信部發布的《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2013年2月國務院下發的《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及2013年9月由國家發改委會同多部委印發了《物聯網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13-2015)》等,都已把傳感器的研發和產業化列為發展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