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是一種可以安裝在人、動物和物品上,并能感知、傳遞和處理信息的計算設備,傳感器是可穿戴設備的核心器件,可穿戴設備中的傳感器是人類感官的延伸,增...
向上的增長態勢據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andMarkets發布的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傳感器市場規模達16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這一數字將增長到42億美元,復合...
科技日報記者?張夢然美國南加州大學工程學院研究人員受折紙啟發創造出一種新的傳感器,這些傳感器有朝一日可用于檢測器官微小變形從而預測疾病,也可用于可穿戴...
汽車芯片巨頭博世半導體部門在華發布多款傳感器新品。在上海舉辦的慕尼黑電子展期間,博世面向中國市場推出四款傳感器,包括氣壓傳感器、磁力計、顆粒物(PM2.5...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人們對開發可穿戴或貼片式電子產品產生了巨大的市場需求。開發具有多種感官的電子皮膚對于康復、醫療保健、假肢、機器人等各個領域都是至關重...
TDK公司近日推出了InvenSense ICM-42688-P高性能運動傳感器,該6軸MEMS IMU器件(MotionTracking?)在2.5mm x 3mm x 0.9mm的封裝中集成了一個3軸MEMS陀螺儀和一...
根據研究公司Gartner的最新預測,到2020年,全球用戶在可穿戴設備上的支出將達到520億美元,較今年增長27%。Gartner表示,終端用戶將在智能手表和智能服裝上花費...
據香港媒體的報道,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日前研發2款可隨身使用的空氣監測儀器——“即插即用的空氣污染監測系統”及“穿戴式懸浮粒子監測系統”,用來監...
JC-WPT9300是北京東方中科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針對新能源汽車、消費類電子、可穿戴設備的全自動化無線充電測試測量系統;該系統可完成最大六個自由度...
近期,我國研究團隊的電泵浦有機激光器研究獲進展。據悉,這是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發光學及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有機激光課題組的研究。長春光...
近幾年,可穿戴設備逐漸成為一個熱詞,從智能手環到健身腕帶,再到VR眼鏡,這些產品將數字智能時代最尖端的科技呈現在我們面前。其發展可追溯至1975年,也就是Ha...
近日,在韓國研究人員的努力之下,UNIST(韓國蔚山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世界上第一塊彈性電池。據悉,這電池在被拉伸的同時又可以保持其原有性...
可穿戴設備不再僅是在炫酷的科幻電影中才能看到的東西,可穿戴設備已經蔚然成風。最初,可穿戴設備很簡單,例如走路或跑步計步器。不過,經過短時間后,可穿戴設...
目前,市面上的可穿戴設備五花八門,從智能手機到智能手表,從智能服裝到智能鞋子,從高爾夫手套到拳擊手套,都和傳感器技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近日,來自清華...
【儀商訊】近日,南開大學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劉遵峰、史林啟團隊聯合國內外多個科研團隊,研獲了一種大形變電阻型應變傳感器。這種傳感器在電子皮膚、...
想要聽到秘密?向后退。一種實驗設備可讓你對30米之外的人耳語。這種可穿戴設備利用超聲波可將講話者的言語直接傳遞給目標人物而不被其他人聽到。唯一的障礙是前...
近期,據報道,來自韓國的一個研究小組歷時4年,成功研制出世界上首個集成石墨烯電極的OLED顯示面板。也許你看了這個成果沒有什么感覺,但是這可是具有非常重要...
近日,工信部發布2017年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計劃,主要內容包括支持骨干企業發展智能節能家電、智能電飯煲;引導企業加強智能可穿戴設備研發與應用,制定...
近日,美國一項新研究顯示,不久的將來,可穿戴設備可通過追蹤人們的運動、生活、睡眠習慣,并對潛在疾病發出預警。美國的這項關于可穿戴設備有望發展成監測健康...
CES2017上出現了一款可以檢測糖尿病患者健康狀況的智能襪子,它來自初創的企業Siren Care。這款襪子是一款可穿戴設備,但不需要經常充電,支持機洗,患者至少可...
大氣污染讓如今的我們呼吸新鮮空氣成為一種奢望。成立僅兩年的科技初創公司Plume Labs(以下簡稱“Plume”)推出了一種解決方案,有可能幫助人們更輕松地呼吸到新...
業界有人認為,移動支付的便捷將有望成為智能手表等穿戴設備上的主流應用。據悉,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的意法半導體將聯合移動支付合作伙伴,開發一站式預認證穿...
2017年伊始,雖然有業界人士認為可穿戴設備勢頭似乎不足,但是關于可穿戴設備的推進從未停止過。近期,甘肅省可穿戴裝備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揭牌。據Fitbit的首席...
依托蘭州大學建設的甘肅省可穿戴裝備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是融合信息科學、認知科學、生物醫學等學科,以研究可穿戴裝備、可穿戴人體天線和基于新型納米材料的智...
2016年即將過去,展望2017年顯得充滿期待,可是有行業人士則認為正在火熱的可穿戴設備在新一年有點“低調”,究竟為何會做出如此評論,我們一起來看看怎么回事。...
近日,某市場調研公司發布的《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16年第三季度)》可以看到可穿戴設備成績驕人。該報告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
可穿戴設備領域剛剛興起,消費者和他們的口味變化莫測。隨著市場逐漸成熟,我們見證了一些公司的成功和另一些公司的失敗。有意思的是,公司規模與其可穿戴設備是...
在2016年結束,可穿戴設備的銷售總量可以達到1億100萬。而公司在報告里所說的可穿戴設備包括所有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環、健身追蹤器以及智能衣服等等一系列的智能...
吸引半導體廠積極研發運算能力更強,且封裝尺寸更小、耗電量更低的新一代數位訊號處理器(DSP),藉此打造高品質錄音與播放等進階多媒體功能,滿足消費者不斷提升...
便攜式電子產品與我們的生活日益密切,使用可穿戴設備已經成為消費新潮流。在市場日益顯著增長的同時,如何提高電量計的準確性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添加電...
可穿戴設備市場持續火熱,據分析機構表示,2016年全球可穿戴設備批發銷售收入預計將增長31%,智能手表占最大營收份額。健康手環將占最大出貨量份額,但其平均銷...
穿戴式設備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甚至還有人認為,可穿戴式設備將在未來淘汰智能手機,成為智能設備的新式科技。這個設想其實一點也不夸張,我們現在身上穿的衣服...
想要第一時間接觸更新、最前沿的電子制造信息,將于2016年6月21日開幕的第四屆成都國際電子生產設備及技術展覽會(NEPCON West China 2016),無疑是電子制造行...
NEPCON West China 2016展區覆蓋了表面貼裝、電子制造自動化、焊接與點膠噴涂、測試測量、集成電路及元器件、印制電路板等主題板塊,展出內容涉及電子信息產業鏈...
2016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的趨勢是:大量新產品發布,產品價格普遍降低,公司成長逐漸規范。根據全球數據公司(IDC)剛發布的2016年第1季度全球可穿戴跟蹤設備報...
可穿戴智能設備透過服務將是最大市場而非硬件本身,服務通過可穿戴智能設備來體現,提升用戶科技體驗,而基于數據采集、分析等環節,依托人工智能算法,為佩戴者...
全球智能穿戴市場規模巨大,2015年全球智能穿戴市場規模達到7787萬部,在2015年四個季度中,第四季度的市場規模超過了20000萬部,突破歷史極限。...
市場研究機構Argus Insights從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期間針對136,000位消費者進行一項有關穿戴式裝置與應用程式(APP)的調查。這項調查研究檢視穿戴式裝置與App之...
可穿戴設備呈現勢如破竹的發展趨勢。IDC發布報告稱,預計2016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增長38.2%,至1.10億部。其市場前景可期,但續航問題、產品安全問題等不和...
2016年全球穿戴式裝置出貨量預期為1.1億個,年成長率為38.2%。而穿戴式裝置市場預估在未來5年持續以2位數字成長,預估2020年的出貨量為2.37億個。...
目前的可穿戴醫療設備實際上多數還只是健康管家的角色,與智能醫療的概念相距甚遠;未來如果打通醫療數據的互通互認,可穿戴醫療設備也許會迎來新的爆發點。...
近日,“人機圍棋大戰”成了熱點話題,無論懂不懂圍棋,并不影響公眾對這場大戰的關注。在這場比賽中,人工智能“阿爾法圍棋”以3∶0的成績戰勝韓國九段棋手李世石,...
隨著智能手表、健康監測器等可穿戴設備越來越普及,可穿戴設備顯示面板的出貨量不斷上漲,從2015年的3400萬片增至2016年的3900萬片。據IHS研究顯示,2015年可穿...
市場研究機構IDC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在運動健康追蹤設備和AppleWatch日益流行的推動下,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大幅增長,2015年第四季度發貨量同比增長127%至2740...
隨著傳感器市場的擴大,流量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占據市場份額分別為21%、19%、14%,這為傳感器的發展加快了腳步。在智能化的發展下,未來傳感器市場...
目前,在可穿戴設備層面,傳感器可以說絕對是“大頭”。市面上比較多的傳感器包括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磁傳感器、氣壓傳感器以及溫濕度傳感器等,利用這些傳感...
艾德克斯新推出的IT6412雙通道雙極性可編程電源,專門提供了Battery功能模塊,在該模塊下,不僅可以實現雙極性的正向電流輸出(模擬電源應用于電池充電測試),...
這與聲波的原理頗有異曲同工之妙。聲波借助于揚聲器向外傳播后,人們可以通過耳朵接收,“翻譯”成語言解讀出來。而如今,如何通過智能穿戴設備傳感器,對大腦所...
鋰電池在人們的生活和生產中運用越來越廣泛,自從2007年蘋果公司發布智能手機,隨后又推出平板電腦以來,全球便進入了智能化時代,對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便攜式...
![]() |
![]() |
![]() 粵公網安備 44010502000033號 |
粵ICP備16022018號-4 |